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保安族

保安族(the Baoan nationality)聚居區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大多數人兼通漢語,通用漢文。 “保安”系本族自稱。舊時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而被稱為“保安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2年根據本族自願,定名為保安族。

簡介

分佈

中國保安族分佈在甘肅省積石山下的黃河邊,是甘肅省特有的少數民族。據2002年統計,中國保安族有1.6萬人,佔全州人口的0.8%。主要聚居在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的大墩、梅坡、乾河灘村,俗稱“保安三莊”。劉集鄉的高趙李家、肖家、大莊村,柳溝鄉的斜套村,虯藏、吹麻灘、寨子溝等鄉及臨夏市等地也有零星居住。蘭州市以及青海西寧、同仁隆務鎮等地,也有一些保安族群眾居住。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保安族總人口已增至20 074人。形成發展

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根據傳說及其語言特色、人種特徵和生活習俗,一般認為保安族是元朝以來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區戍邊屯墾,同當地蒙、藏等各族長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個民族。保安族有自己的語言而無文字,據1954年語言調查認定為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保安族人民信仰伊斯蘭教。保安族做麵食的技術高超,油香、馓子、錁錁、涼麵皆為西域民族的傳統美食。

保安族原先居住在青海同仁地區。蒙古汗國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包括同仁在內的河州地區,成為蒙古軍隊駐紮的重要軍事據點。一些蒙古軍隊和“探馬赤軍”中的中亞色日人就地駐紮屯墾,被稱之“守邊防番”和“營伍人”。元世祖後期,將“探馬赤軍”編入民籍,成為民戶。從此在同仁戍邊屯墾的軍士,成為保安族的先民。明洪武時,建有保安城、下莊和尕撒爾,稱“保安三莊”;周圍的土、藏族人稱保安人為“黑黑”(即回回),約在清咸豐末年到同治初年(1858年至1863年),保安人被迫離開青海同仁保安地方,遷到甘肅河州大河家地區。保安人遷徙原因有諸多說法,主要是封建統治者強制信仰伊斯蘭教的保安人改信喇嘛教而被迫遷徙。

保安人在頭人舍力布、力保山尕、夷拉西、尕拉孜等商定遷走時,遭到瑪巴部落、尕寨東部落聯絡五坊頭和其他部落的攻擊,瑪巴部落、尕寨東部落等部落乘夜包圍保安城。居城的部分保安人罹難或被俘,大部分倉皇出逃。藏族郎加部落的紅布安古哇、阿克華里旦、阿克力率眾從保安城後的煙洞山下來,把保安人從北塬水洞攔應而出,同下莊保安人一起,翻過多曼爾山,通過郎加部落地界,一直護送到尕楞口以東。直到解放後,乾河灘和梅坡的保安人仍把郎加人稱作“阿旺倉”(救命恩人之意),有時請來款待,保持著兄弟民族間的傳統友誼。居住在隆務河西岸尕撒爾的保安人亦在馬牙拉、馬三高、馬十六等率領下,得到土族哈倉那卡部落的護送,捨棄家園,到循化街子——帶落腳。保安人到循化地區後,被撒拉人分別安置在蘇只工、查家工、街子工和查汗大寺工。因人多地少,保安人無以生計,二三年後,再次東遷。他們徵得積石山關內大河家人士的同意後沿黃河南岸東行,過積石關門。到大河家地區。下莊人居住在乾河灘,保安城的居住在梅坡,尕撒爾的居住在大鮮豔奪目。

飲食食用的牛羊和家禽,須由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屠宰,忌吃一切動物血和自死之物,忌吃一切兇禽猛獸之肉。舀水、舀飯不能用反手。忌在水源頭洗澡、洗衣服。其它習慣與當地回族相似。

居住保安族一般是整村連房密集居住,一家一院,房屋多是土木結構的土平房;有出檐和翹簷之分。出檐房比翹簷房多一道檁柱,比較寬敞。正房座北向南,一門兩窗。喜睡熱炕,炕上多鋪毛氈。炕牆周圍多裝圍板,掛炕圍。炕的貼牆安放炕櫃或板箱,裝衣著雜物;被褥疊放在上面,家家備有炕桌,有的家還有高、低八仙桌,供吃飯、喝茶、待客用。房內多貼字畫,以阿文對聯和“克爾白圖”最為講究。院內多植果樹、花木,並種有蔬菜。牲畜圈棚、雞舍、草房、廁所多在側後院,勤於打掃。婚姻保安族男女青​​年雙方同意作親時,即由男方准備好茯茶、四色禮和衣料,送到女家定親,叫做“送定茶”,送過定茶的姑娘不再相親,達到結婚年齡,由女方家長和媒人商定彩禮,通知男方,按商定數額逐一辦理。送禮時男方派5至8人,攜帶彩禮、衣料、成雙的胭脂、粉盒、手鐲、耳墜等,由媒人領著送往女家。女方的親房產族要“叫客”。女方家炸油香、馓子、宰羊擺宴席;席上還有核桃、瓜子、冰糖、桂元、葡萄乾、水果糖等,盛情待客。婚禮大都造在“主麻日”舉行。當日由男方親朋組成迎親隊(其中要有兩名女性)和新郎一道牽著披紅掛彩的馬前往迎親,首先向女家說“賽倆目”,請阿訇念“尼卡”,接著進行結婚祝福儀式,撒核桃、棗等,以示新婚夫婦生活幸福和早生貴子。女方的親朋和村上的年輕人向新郎索要“奴古目哈錢”,並將迎新來的人拉到院中,用鍋底灰抹花臉,以示喜慶。如果男女雙方是同村的,女方的一些青年還跟迎親的人返男方家,又給新郎父親臉上抹鍋底灰祝賀。同時,還在新郎父親抬到女家,俗稱“抬公公”。此時,新娘的父親迎出,和親家見面互致問候。這時,新娘才由自己的送親隊送往男家。新娘離家時,向行進中的後方拋撒五色糧(一般是麥、豆、玉米、青稞、小米等),表示把吉祥和幸福留給娘家。新娘到達男方家門時,男方青年設障攔擋。女方送親隊奮力開路,保護新娘和親屬衝進大門並送入新房。新婚之夜,村里的青年人聚集院內唱“宴席曲”,進行風趣熱鬧的賀喜。新娘過門的3天內由女家送飯,以示父母的關懷。

喪葬保安族按伊斯蘭教風俗用白布裹屍實行土葬,葬禮簡單樸素。

風尚愛好清潔,講究衛生。無論男女老少都經常沐浴。沐浴用水是流動的潔淨水,一般家庭都沒有簡易水房或吊桶。家中用水,解放前,由成群結隊的青年婦女、姑娘們在早上和下午定時用木製背桶背水,其技巧堪稱一絕。保安民族感情濃厚,團結互助,尊老愛幼,對於貧窮人家盡力周濟,熱心幫助。對老年人、長輩、阿訇和有知識的人十分尊重,諸事請教。

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忌諱跨越斧子、鐮刀、繩等生產工具。家人從外面回來,不能直接進入有小孩有病人的房子;婦女到河邊擔水,必須逆水而舀,不能順水舀或反手舀;不許坐在門檻上;客人不能進廚房,不能進女人的寢室。

民族概況

保安族[1-2]聚居區位於甘肅、青海交界的積石山下,北臨黃河。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境內,少數散居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各縣和青海省的循化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保安族人口數約為16505。保安族與東鄉族、撒拉族在元明清大約700年中,一直是回回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安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以打刀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

民族起源

據文獻記載,明洪武四年(1400年),在今青海省同仁縣保安城的西山曾建立保安堡。 “保安”是由地名演變為族名的。一般認為該族是元、明時期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的一支蒙古族為主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漸形成。也有人認為保安族是以四川、陝西等地遷至青海同仁一帶的“回回”人為主發展而來。他們原以駐軍墾牧形式住在同仁境內隆務河兩岸。長期與當地東鄉、撒拉、藏等族交往、通婚,而逐步形成發展為保安族。

明末清初,保安族社會發展,人口增加,當時保安城內“番回”達百餘家,城外有四屯,一干餘戶,由土幹戶統治。雍正七年(1729)土千戶王喇夫違抗清朝,川陝總督岳鍾琪派兵進剿,將保安堡原募“番兵”遣散,改設“把總”,改屬西寧鎮統轄。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隸屬循化營,由蘭州府管轄。同治初年,保安族因受當地喇嘛教隆務寺封建主欺壓,被迫東遷。先在循化居住數年,後又轉徙今甘肅積石山下大河家、劉集一帶定居下來,他們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莊,仍被習慣地稱為“保安三莊”。從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一直處在地方軍閥馬安良、馬步芳等統治下。 1930年起,國民黨政府推行保甲制,將該地劃為“兩保”。

民族演變

同治十一年二月,保安人民與回、東鄉、撒拉等民族人民一起起義,反抗清王朝的統治,在河州太子寺南面的新路坡,打敗了清軍,但由於領導這起義的馬占鰲最後向左宗棠投降,使得這次起義以失敗而告終。

保安族的族稱來源於原居住地保安城,保安族原居住在青海省同仁縣隆務河邊的保安城、下莊、尕沙日一帶,這裡原來居住的都是藏族。大約從元代開始,蒙古人進入西北藏族地區。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攻取西夏五城興慶府,奪得積石州後,連河州也相繼變成了蒙軍的重要據點。

公元1247年,西藏薩班會冗蒙古太子闊瑞後,蒙古軍在西藏地區的往來也相當頻繁,保安一帶已成為兵家必爭的交通要道。明萬曆年間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區設置保安營,修建了保安城。明末清初以來,保安地區已形成了有藏、漢、蒙古、回、土、撒拉等多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四寨子”——尕撒爾、年都乎、吳屯、保安。清咸豐、同治年間遷徙到甘肅省積石山。 1952年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由國家正式定名為保安族,並成立了以“保安三莊”區域為主的保安族自治鄉。

語言文字

保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與同一語族的蒙古語、達翰爾語等有同屬關係,與東鄉語比較接近。其語言還受漢語的影響。現在保安人很多都講漢語。保安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漢字。

社會經濟

由於封建關係的束縛,其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在“保安三莊”佔總戶數6.7%的地主、富農卻佔有全部耕地的33%以上,並和當地回族官僚、地主共同霸占著大河家地區的大片林地和果園,幾乎壟斷了當地所有水利資源。貧苦農民僅有17%的耕地,而且大部是山根乾旱地或貧瘠的河灘地。實物地租是地主對農民進行剝削的主要形式,租率一般在50%以上。高利貸剝削名目繁多,其中被稱為“驢打滾”的月利一般為一分。致使農民負債累累。此外,地主階級還通過僱傭長工、無償勞役、買賣丫環等形式進行剝削和壓迫。由於這種沉重的封建壓榨,保安族地區的農業生產十分落後,糧食畝產不過百斤,人民的生活很苦,加上國民黨政府和軍閥的抓丁派款和苛捐雜稅,致使許多人家破人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保安​​族獲得了民族平等和自治權利。 1952年在聚居地區大河家、劉集成立保安族民族鄉,1981年9月30日建立了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在自治機關中,保安族領導幹部佔有相當比例,歷屆全國和省人民代表大會都有保安族的代表。經過社會改革,廢除了宗教中的封建特權和壓迫剝削制度。

40多年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如今的大河家、劉集一帶,水利事業逐年發展,水澆田由建國初期的數百畝發展到七千多畝;興辦了一批鄉、隊企業,“保安刀”的產量迅速增長;沿山坡栽種了大片榆、柳以及花椒、水果、核桃等經濟果木;建立了醫院、供銷社、郵電所;過去只有一所小學,現在中小學在校生超過建國前16倍以上。隊辦小型電站,為各族人民造福。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業生產發展很快,農村集市貿易活躍,人民生活不斷提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3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