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資本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無論怎樣變化,資本家階級的本性都不會改變。他們擁有巨額資本,無償佔有和共同瓜分勞動者的剩餘勞動,仍然是名符其實的剝削者。與過去相比,家庭式資本和個人資本家控制企業的方式有所變化,其中有些不再直接管理企業,而是採取控制股權和僱人管理企業的方法,由直接控制改為間接控制。經理資本家的人數和作用增大,但是家庭資本和個人資本家的作用並未消失。他們憑藉巨額資本和廣泛的社會聯繫,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繼續起著“大吸血鬼”的作用。不參加實際生產過程的資本家,則利用手中的巨額資本,從事證券投機活動,成為純粹的食利者和“真正的社會寄生蟲”。與戰前相比,西方發達國家的工人階級隊伍也發生了變化:體力勞動者減少,腦力勞動者增加,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藍領、白領的消長。白領的收入確比藍領高些,但也僅能達到維持小康生活的水平,其實並不富有,而且隨時面臨被解僱的威脅。一旦被解僱,生活同樣會陷入困境。當然,其中也有極少數人擔任了總經理、技術總監和主管之類的高級職務,收入豐厚,並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但是這些白領已經不再是普通的白領,而是變成了資產階級及其代理人。這個極少數怎麼能夠代表那個絕大多數呢?對絕大多數工人來說,不管領子的顏色發生怎樣的變化,都改變不了他們僱傭勞動的階級地位。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早就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恰恰在於它把各種不同的勞動,因而也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或者說,把以腦力勞動為主或者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各種勞動分離開來,分配給不同的人。但是,這一點並不妨礙物質產品是所有這些人的共同勞動的產品,或者說,並不妨礙他們的共同勞動的產品體現在物質財富中;另一方面,這一分離也絲毫不妨礙:這些人中的每一個人對資本的關係是僱傭勞動者的關係,是在這個特定意義上的生產工人的關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冊第444頁)

貧富差距加大

人們看到,隨著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隨著資本主義的新發展,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在美國,1980年時,大公司經理資本家的收入相當於普通員工的40倍,而今已上升到400多倍。 1973—1993年,全國工人的實際工資以年均0.7%的速度下降。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億萬富翁的數目卻一路上升。據《福布斯》雜誌預測,在下一個美國富豪的排行榜上,400個中將有250個是億萬富豪。面對這樣的現實,即使是美國的《1999年總統報告》,也不得不承認:“競爭性的市場力量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造成的工資分配日益不平等,致使某些人發現,即使努力工作,仍然難以養家糊口”。目前,沒有財產的家庭佔40%以上,許多家庭的負債超過微薄的資產,約有20%的人生活在全國貧困線以下,2000多萬人缺乏足夠的食物,200多萬人露宿街頭。 500個城市中,每6個人中就有1個貧困者。死亡人口中,有一半死於貧困。當年的紐約州州長馬里奧·庫奧莫哀嘆道:與其如裡根總統所說美國是“山頂上一座輝煌的城市”,毋寧說美國存在著“雙城”,一個富人的美國,一個窮人的美國。

基本矛盾

矛盾概述

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對生產力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的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也在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把從前個人的生產資料變為社會化的,即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生產本身也從一系列的個人行動變成一系列的社會行動,產品從個人的產品變成社會的產品。但是,這些社會化的生產資料和產品卻不是歸那些真正使用生產資料生產這些產品的勞動者所共有,而是歸資本家所有。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產生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衝突的根源。

矛盾表現

這個基本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僱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馬克思通過剩餘價值的發現證明,僱傭工人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大大超過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所支付的價值,兩者的差額就是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剩餘價值。在資本的競爭中,剩餘價值轉化為平均利潤,不僅產業資本家,而且商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都參加了剩餘價值的瓜分。在資本主義社會,地租也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工人階級創造的剩餘價值是整個資本家階級發財致富的源泉,是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源泉。獲取剩餘價值或追求利潤,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是資本家進行生產和從事各種活動的唯一目的和動機。

一切提高生產力的手段,同時都是生產相對剩餘價值(即縮短再生產工人勞動力價值的時間,相對延長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的手段。機器的改進使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受到排擠,形成一支產業後備軍。這支後備軍是工人階級對資本家進行鬥爭的絆腳石,是資本家把工資抑制在合乎其需要的低水平上的調節器。機器的改進,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本來是增加社會財富、縮短勞動時間的有力手段,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卻變成了提高勞動強度、增加失業人口、使無產階級陷於貧困的手段。所以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無產階級創造的社會財富越多,它自身受剝削的程度也越深。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不管工人的報酬高低如何,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是工人貧困的積累。

矛盾根源

整個資本主義的矛盾,歸根結底,是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所有製存在的固有矛盾無法解決所致。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家之間的鬥爭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資本家為了佔有更多的剩餘價值,同時也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下,竭力應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不斷改進機器,加強自己企業中社會化生產所具有的組織性,其結果是不斷加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資本主義大工業巨大的擴張遇到了資本主義佔有所造成的市場相對狹小的限制,社會化生產所必需的客觀比例遇到了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破壞,衝突便成為不可避免。 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週期性地爆發,就是這種衝突的突出表現。在危機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

週期性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的這種反抗,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在資本關係內部可能的限度內,部分地承認生產力的社會性質。由資本集中而產生的股份公司、壟斷組織以及國家佔有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它的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見帝國主義)。但是,無論轉化為股份公司和壟斷組織,還是轉化為國家財產,都沒有消除資本的屬性。資產階級國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君主立憲制也好,議會共和製也好,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的機器,理想的總資本家。而工人仍然是僱傭勞動者、無產者。資本關係並沒有被消滅,反而被推到了頂點。

因此要真正解決資本主義的矛盾和衝突,真正在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必須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

發展特​​點

簡介

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努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暫時緩解了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對生產力發展的製約,但是這個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如果從更總體評價廣闊的歷史視野來看,資本主義世界呈現出以下的發展趨勢。其具體表現是:

資本更加集中

美國擁有10億美元以上資本的大工業公司,由1955年的22家發展到1992年的316家;擁有100億美元以上資本的特大公司,由1970年的2家發展到1992年的49家,分別增長了13.4倍和23.5倍。 1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擁有的資本在整個工業資產中所佔比例,從1960年的23%增加到1990年的71.2%。 30%的公司佔據了製造業全部增加值的80%。由於資產增加,利潤大幅度增長。美國擁有10億美元以上資本的大公司所獲淨利潤在所有公司利潤中所佔比例,從1960年的38%上升到1990年的73.2%。 100家公司的利潤,超過了37萬家公司淨利潤的總和。英國、德國和日本擁有10億美元以上的大工業公司,由1965年的1家,發展為1991年的191家;擁有100億美元的特大工業公司,由1970年的1家發展為1991年的56家,分別增長了190倍和55倍。日本佔0.9%的公司控制了86%的資本,德國109家大公司控制了64.7%的資本,英國42家公司中的3家最大公司控制了42.2%的資本。

在全世界最大的500家銀行中,​​美國銀行從1970年的185家減少為1980年的96家,存款卻從2960億美元上升為1.33萬億美元。 10家最大商業銀行的存款,在整個銀行存款中所佔比例,從1950年的15.5%上升為1982年的39%。日本5家商業銀行集中了全國存款的2/3,英國4家商業銀行則集中了全國存款的90%以上。少數壟斷寡頭牢牢控制著經濟命脈。美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公司控制著美國汽車產量的90%,豐田、日產和本田控制著日本汽車產量的3/4,德國戴姆勒—奔馳、大眾和阿佩爾公司控制著德國汽車產量的3/4。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電話電報公司等壟斷集團大量兼併企業,資本擴張了幾百倍。原有的一些大財閥也不甘寂寞。

石油行業成為經濟的壟斷者

如洛克菲勒集團從石油行業伸展到軍火、電子、化學、原子能、機器製造業及運輸業;

摩根集團從鋼鐵工業擴張到石油、電子、汽車、原子能等行業;由製造軍火起家的三菱集團向銀行、保險、重工、化工、石油行業發展。一些家族式大資本家與大銀行、大財團相互持股,轉化為資本更加雄厚的壟斷財團,不僅壟斷生產,而且壟斷原料、設計、銷售網等各個環節。

在分工和協作更加細密,生產、流通和交換連成一體,而且科研、文化教育、第三產業也廣泛社會化的今天,生產資料的這種高度私人佔有,無疑對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構成了嚴重阻礙。所有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問題在於如何看待資本主義國有經濟的發展。

西方式的國有經濟

不錯,戰後幾乎所有的西方發達國家都建立了國有經濟,其產值曾經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0%。但是,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可以發現,西方發達國家的國有經濟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電力、交通運輸、港口、郵電等部門。這些部門投資大、回收期長、利潤率低,單個資本家不願投資,但又是所有資本家增殖資本所必需的基礎設施。

於是,資產階級國家跑出來,充當起協調者的角色。它在這些部門投資,其實是代表了資本家的總體利益。另一類是煤炭、鋼鐵等傳統工業部門。這些部門由於技術落後,出現巨額虧損。部分資本家承擔不起這份虧損,而這份虧損引發的社會問題又要嚴重危及所有資本家的利益,那就只好由所有資本家共同承擔。於是,國家代表所有資本家把它收歸國有。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