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郭暉

後來,培訓班停辦了,但郭暉一直堅持自學,1993年6月拿下了專科畢業證。母親想替她在學校裡謀個職位,但是學校不要專科生。郭暉決定繼續學,讀本科。媽媽覺得女兒學習太辛苦,請求她休息兩年,郭暉同意了。但她還是閒不住,去學校旁聽了外教老師的口語課,從那裡也得到不少鼓勵。

有一次,爸爸的同事找她,請她給孩子輔導一下英語。家長提出付費,郭暉不同意,結果家長說,收學費是為了要她盡到做教師的責任,這也是一份正常的工作,要認真對待,就應該接受報酬。於是,郭暉有了第一份工作。

拿到第一次的工資100元錢,郭暉高興極了,父母也很欣慰。他們只願女兒能夠好好地活在世上,從來沒有敢期望什麼,現在女兒有了自己的收入,一家人真的看到了一種希望!郭暉也覺得像是有了個支柱一樣,也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價值———教會了學生並且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真是莫大的成就。她教得很好,漸漸地,求助的學生多了起來,不僅有中小學生,還有大學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也上門求教。在教學生的過程中,她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會的東西,需要繼續提高。終於到了兩年的休息期限,郭暉又開始為新的目標努力了!

1996年7月,河北工程學院和山東大學合辦了一個英語專業的研究生班,入該班進修學習三年後,並通過國家的第二外語統考,完成一篇畢業論文,即可申請碩士研究生學位。當時,郭暉的自考本科已有8門主科過關,有資格進入這個研修班學習。父親交了17000元學費為她報了名。女兒很心疼父母的血汗錢,可父母卻無怨無悔地支持她的學業。

郭暉很爭氣,“父母為我治病和學習花了很多錢,治病不是我說了算,可學習是我自己努力就能把握得了的,只要我認真對待,父母的心血就不會白費。”就這樣,郭暉一如既往地在學海中徜徉。 1997年10月,郭暉拿到了自考的本科學位,並完全靠自學通過了第二外語———日語的全國統考。 1998年7月研究生班的課程也學完了。就在她準備申請碩士學位時,“高教委”對一些學科申請學位的規定做出了調整。按規定,郭暉不得不在三年後的兩次機會中重新考一次第二外語並通過,才能獲得申請碩士學位的資格。

要強的郭暉心有不甘,決定再考,並且選擇了學習一門新的外語———法語。 2001年,由於試卷搞錯了,14分的成績撲滅了郭暉的信心。是父母的鼓勵給了郭暉再戰的勇氣。 2002年6月,郭暉終於以71分的合格成績通過考試。這個分數,郭暉刻骨銘心,她為了碩士學位所付出的努力,終於沒有前功盡棄。

取得碩士學位前,父親又去學校為郭暉謀一個教職,學校拒絕了,理由有二:郭暉接受的不是正規教育;她有殘疾,不能上講台。郭暉知道後,心裡很難過。自己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花了這麼大代價讀碩士為了什麼?

碩士論文

郭暉的碩士論文是《詩歌翻譯的韻律問題》。在北大的博士招生網頁上,她看到有她感興趣的英語詩歌的研究方向,於是,她鼓起勇氣給北大的沈弘教授發了一封信,真實地說明了自己的身體情況和學習經歷。一個星期後,她得到了沈老師的回信。信裡的話讓她既驚喜又溫暖:“歡迎你報考我的博士生,我們會根據成績擇優錄取。望積極準備。”沈老​​師還給她留了E-mail地址,以便聯繫,隻字未提郭暉最擔心的身體問題。

備考博士

2002年12月,郭暉終於找齊了學習材料,備考博士。三個月後,在父母的陪同下,她來到北京參加考試。考場在四樓,當時就有熱心的同學和老師來幫忙抬輪椅,郭暉心裡很感激。郭暉說,殘疾已經是相當不幸的事情了,如果遭到冷遇和歧視更是雪上加霜。而在北大,她感受到了細緻關懷的溫暖。在後來考博成功入校後的第二天,宿舍和水房的門前就專門為她磨了個斜坡,以便輪椅上下,每次去食堂打飯,也會有師傅主動招呼、熱心幫忙。

家鄉沒有忘記郭暉。為支持郭暉完成學業和鼓勵更多殘疾人向她學習,邯鄲市殘聯及邯山區殘聯在火車站為其舉行了隆重的送行儀式,並向她贈送了3000元現金與一部輪椅。

記憶頗深

郭暉說,她對一位外國老師曾經說過的話記憶頗深,他說,“我們這些健康人都是暫時的健康,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確,因為別人的過錯而落下殘疾的郭暉曾經也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但她並沒有因此而怨恨什麼,“怨天尤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郭暉說,“只有承認現實、面對現實,想辦法讓自己在現有的狀況上更好一些。身體是改變不了的,但要改變能改變的狀況。”

一種動​​力

現在,郭暉已經適應了大學生活,不用父母在身邊也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她每天的作息都很規律,早上去圖書館,晚上閉館才回宿舍,再學習一會兒,凌晨一點左右休息。目前,她正在全力以赴撰寫博士的畢業論文,總想做得更好一些。

談到她的專業,郭暉笑著說,“讀文學作品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消遣,但是做研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她的博士論文題目是關於英國十七世紀的一位詩人———瓊生,這位詩人很博學,通讀了古希臘古羅馬的經典著作,要研究他的作品,需要能夠看懂影響過他的書籍。所以郭暉在學會英語、日語、法語和拉丁語之後,正在學習一門新的外語:古希臘語。

對於以後的工作,郭暉希望能夠在大學裡任教、搞翻譯或者做研究。 “現在博士生多了,就業形勢並不是很樂觀,身體健全的人都會感到壓力,何況我自己有殘疾,還是有一定憂慮的。”不過,對她而言,眼前最要緊的還是作出一篇滿意的博士論文,郭暉說,“還是有一點頭疼的。”她正在考慮是不是延期一年畢業,有充裕的時間再多下些工夫,尊重學術工作的嚴正與高貴。

“這些年,已經形成了一些殘疾高知的小群體,正在逐步讓社會認識到殘疾人的價值,殘疾不等於殘廢。”郭暉如是說,“自卑和自尊同時存在,自卑有多深,自尊就有多強!”這背後的艱辛誰人能夠體會呢? “某個時刻鬱悶得要死了,但回頭是岸。自卑利用好,也是一種動力。”

“世界有黑暗的角落,也有充滿陽光的地方,我要感謝父母和老師把我引向了一個知識的天堂。我喜歡看畫、聽音樂,靜靜地欣賞這個世界美好的東西,很幸福。 ”

留學哈佛

2008年,郭暉從北大畢業了。她回到了家鄉,在邯鄲工程大學從事英語教學工作。

第一堂課,大課,學生幾十個,郭暉被父母推進教室,掌聲響了起來。

因為身體原因,她的板書盡可能做在多媒體上,課程大多安排在了一樓,學校還專門為她修了無障礙設施。

有了工作,有了工資,有了保險,“魯迅先生不是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或許,本沒有的路,走著走著也就有了。”郭暉說,當初學物理、化學課也並沒想過將來的應用,但是現在看,什麼都是有用的。

大學教書生涯進入了第五個年頭,7名學生的小班課,90多名學生的​​大班課,英美文學、英文詩歌、英文散文,郭暉都教過。教和學是互動的,教的過程中,郭暉看到了自己學到的知識的欠缺,邯鄲的天空比北京也小了很多,2012年3月,郭暉從學校網站看到河北教育廳全額資助優秀高校教師赴海外留學地方合作項目。要強的郭暉填寫申請留學,她是1998年河北開展國家公派留學項目以來,第一位申請的殘疾人。一個月後郭暉拿到了來自哈佛大學為期一年的訪學邀請,

8月11日,郭暉獲得了國家公派留學地方合作項目評審委員會評委專家全票通過,這意味著,她距離哈佛只有飛行上的距離了。 “北大讀書的時候,我恨不得能天天粘在圖書館,在校方允許的情況下,把能帶的資料都帶回來,和我研究的領域的學者多交流。我要看看,世界一流的大學的學者都在研究什麼,一定要去多聽課,感受下哈佛的教學氣氛,體會下美國殘疾人的生活……”郭暉掰著指頭數著自己的計劃。

42歲,輪椅,這些現實困難她並沒有忘記,“我的手還能動,我的腦子也能動,還有這麼多好心人幫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我認真了,什麼都不怕了。誰的未來也不是夢,感謝每一個人,我可以做得更好。”

類別 :[舞蹈專業]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