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日本刀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在日本又稱為刀(かたな,Katana)。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廣義上還包括長卷、剃刀、劍、槍等。自古以來作為武器的同時以其優美的造型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美術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的象徵意義。與其他國家的刀類不同、日本刀最大的一項特點就是在外形裝飾之外刀體本身展現出藝術感。在日本製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比例

鍛造過程一般日本刀柄與刀刃的比例是1:4,刀柄雙手持握,劈殺有力,其彎曲程度控制在“物打”(又稱“物內”),即鋒尖下16.7mm處,砍劈時此處力量最大,十分符合力學原理。刀背稱“棟”或“脊”,用以抵擋攻擊,有平、庵、三、丸四種。

日本刀在製法上集合了相當高的技術,總體來說需要經過刀工製刃、淬火、打磨之後,由刀工配白木柄鞘以保存刀刃待售之用,而刀柄、鞘、鐔等刀裝為另一行當,由專門的金工(鍔工)裝飾,且各有名師。日本歷史上的刀工各有派系,還有的是幕府、大名的專屬工匠。

詳細步驟如下:

煉鋼

日本刀的材料鋼,被稱作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玉鋼以日本傳統土法煉成。這是一種低溫煉鋼法,爐溫不超過1000℃。此法看似原始,但相比近代的高溫煉鋼法,能煉出品質純良的好鋼。不過高溫煉出的鋼材較軟,易打造成形,而低溫煉出的鋼材較硬,較難打造,可以說製作日本刀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事,是以血汗換取的品質。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流派,所用鋼材成分多少會有差異。大體上玉鋼所含成分如表所示。

玉鋼成分錶(二戰時期:

鐵98.12% - 95.22%

碳3.00% - 0.10%

銅1.54%

錳0.11%

鎢0.05%

鉬0.04%

鈦0.02%

矽不定

其他 微量

丸鍛

“丸鍛”是日本刀鍛造過程中的重要工序,即製刀的第一步。即是指刀工將鋼料加熱至赤紅而進行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後再折疊起來捶打,如此反复,使鋼料得以延展。通常少則捶打7、8次,多則達20、30次,每次都要捶打上百錘。例如錘打到第10次,就會有1024層的鋼材。通過這一步驟,可將鋼中硫等雜質和多餘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鋼材彈性與韌性。這就好比揉麵一般,捶打的層數越多,鋼材中的碳和各種成份就會更加均一,鐵晶體也會更細緻,最終鍛造出來的鋼材品質均一、達數千層,十分強韌,最終成為質地均勻的鋼料。日本刀上那些特有的花紋就是這樣錘打出來的。

錘鍛的方法有很多,如十字鍛、折子木鍛、短冊鍛、木葉鍛等,紋樣各異。

水減

即淬火工藝,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日本稱為水減(みずへし,Mizuheshi)。從現代材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算是刀匠控製鋼材含碳量的手法。

刀工將加熱後的和​​鋼錘打成扁平的厚度為約5mm的薄片。看似簡單的工序,其實不然,為了控製鋼材的含碳量,加熱次數有嚴格限制;而且和鋼的硬度在其續漸冷卻時會有所改變。只有有經驗的刀工才能準確把握施錘力度的變化,在限定的加熱次數下將玉鋼打煉成厚薄均一的薄片。

鋼片成形後,刀工會用水將其急速冷卻。可使鋼多餘的含碳部分剝離。使刀身俱有良好彈性,刀口堅硬不易缺口。刀匠要對鋼片的溫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極準確的把握,才能夠得到含碳量合適的材料。

鋼材搭配

日本刀的造形不論刀尖或整個刀身是以“圓”為基礎造型,刀身之所以為弧形主要是鋼材的搭配以及淬火所造成的。首先,刀工以碳素含量多而硬的刃金(はがね,Hagane)、皮鉄(かわがね,Kawagane),將碳素含量少而質軟的心鉄(しんがね,Shingane)包裹起來,日語稱做造込(つくりこみ,Tsukurikomi),這樣的雙重構造是日本刀的一大特點。外側的刃金和皮鉄使得刀鋒利而且有適當的硬度不至於彎折。此後的燒入階段以碳素量和焼入的冷卻速度控製刀尖和其他的部分的體積膨脹量的差,從而使刀尖產生強烈的壓縮應力,使得刀更不易破損,並且形成彎刀的弧度。

素延

將刀的形狀捶打延長成長條形,叫做素延(すのべ,sunobe),在這個階段基本出現刀的雛形。這一步完成後,刀工會將最前端部分切掉,來製作刀尖。

燒刃

“淬火[1]”最後一道火鍛工序。刀工先用粘土、木炭粉和磨刀石的粉末調製出燒刃土(やきばつち,Yakibatsuchi) ,再將成形的刀身用燒刃土包封。刃的用土較薄,鎬地和棟的用土較厚。基本上, 燒刃土的分佈可以由完成品的刃文看出一些頭緒。不同的流派燒刃土的成份和調製方法亦有不同。封好的刀身會被放到750℃ - 760℃的爐火之中。刀工憑經驗由火焰的顏色判斷爐內溫度,若溫度超過800℃以上,就會影響刀的強度。經過特定的加熱時間,刀匠就會將刀再放到水中急速冷卻,進行另一道淬火工序。通過此步驟刀變得更硬更鋒利,刀身產生弧度,刀的表面生成一層非常堅固的“馬登斯晶體”或稱“麻田散體” (Martensite)。所謂馬登斯晶體(麻田散體)簡言之,即是高溫晶體結構因為急冷的緣故,使得碳原子被鎖緊在晶粒中而產生“亞穩”(Metastable) 的狀態,所以晶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內在張力,造成"堅硬"的效果。而經過此步驟在刀刃與刀面的邊界處產生出如同灑上銀沙般的顆粒狀紋樣,日語稱做沸(にえ,Nie)。整體來看,這些細小的白點形成白霧一般的線條,稱作匂(におい,Nioi),是鑑賞一把日本刀品質的重要依據。

類別 :[真三國無雙]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