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日本刀

由於這一步驟,技術要求非常高,稍有閃失,可能造成刀身崩裂,將對整把刀構成致命的損傷。另外即使勉強成形,也可能無法產生美麗的紋樣。為了減少失誤,現代刀工多用油來進行燒入的步驟。

收尾

此時刀已基本成型,需要開始轉入更細緻的深加工。

鍛冶押調整完成焼入的刀的彎曲度、刀工進行粗略的削制。此時檢查修整細小的瑕疵、刀體形狀等進入最終調整階段。



為安裝刀把而留出的部分,日語稱為莖(なかご,Nakago),也可以寫成中心,中子。刀工調整莖的形狀、開一個鑲嵌刀柄時使用的目釘穴(めくぎあな,Mekugiana)。並且刻上鑢目(やすりめ,Yasurime)。這個部分容易生鏽,根據鏽跡可大致判定刀的年代。

銘切

一般刀工在最後將自己的名字、住所、製作年月銘刻在莖上。嚴格講,銘是被利器"切" 在或"鏨" 在莖上的。一般的,在表面銘刀工名和住所(佩刀時向外一側為表)、內側銘製作年月和持刀者名,但是例外也很多見。

以上步驟完成後,刀工的工作到一段落,研磨、造鞘、裝飾、卷柄等工序另有專人負責,不屬於刀工的工作範圍。

刀裝

日本刀的刀裝十分講究,不同時期不同種類有不同裝飾。如毛拔太刀“存”(日本漢字),兵庫鎖太刀存、衛府真之太刀存、革包太刀存、歌仙存、武藏存等。歷史上藤原忠行的絲卷太刀,為古代有特點的武將刀裝。根據刀裝的不同,武士們攜帶的方式也是不同的。這也無怪乎在影視劇或動漫中看到如此之多的[2]配刀方式。

日本刀的刀裝配件還包括鞘、小柄、笄、緣、頭、目貫、鐔等。

其中以鐔(つば,Tsuba)為主要配件,鐔相當於一般的劍格或護手,其作用是:

出刀與收刀的開關。

格鬥時保護手掌與手腕。

顯示社會地位尊榮,高貴的象徵。

安土桃山時代以前著重實用性,即前兩項,以後則著重裝飾性,即第三項。

演變過程

相對於日本刀的演變過程,按照時代來分,一共可以分為3個階段、8個時代。

第一期:1.刀劍舶來時代。

2.歸化人打製時代

3.邦人打製時代

第二期:1.天國以後(天國是文武天皇697∼706年在位時大和之鑄劍名師,類似中國的干將,從這個時代起,日本古兵器開始正式擺脫中國刀劍的式樣開始自行研發)

2.元歷以降建武頃間(元歷為安德皇帝之年號1180∼1184年,年號只在1184年用了1年。標準的兒皇帝。後醍醐天皇1318∼1338,在位期1334∼1337。年號建武。)

第三期:1.南北朝以後。

2.足利時代

3.織田、豐臣時代。

第二期是日本古單兵武裝開始蓬勃發展的時期,日本名工良匠層出不窮,冶鍛技術日益完善,而且時逢戰亂,天皇大力提倡製刀,而日本的相關財閥也加入到武器製造業中,使之成為當時的陽光產業。

第三期時代其製刀工藝已經完善,鑄造者亦日益增多,製刀匠在人口中的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東亞諸國,成為這個國家的一種普遍職業。當然這是一個傳奇人物輩出的時代,傳奇故事也一再的流傳。然而這一切在德川時代就終止了。由於禁海令的頒布,日本開始了漫長的閉關鎖國時代。而且對內的刀具管制,也使得刀具不再那麼普及。劍豪時代就這麼悄然的逝去了。

類別 :[真三國無雙]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3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