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崖葬

上述傳說,點明了古人施行懸棺葬的用意,是為了“死不落土”。那麼,這種觀念是如何產生的,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懸棺葬習俗是否也受同樣的觀念支配?就筆者寡見,目前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探討過。

相反,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發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係。當時中國的土葬墓遍及全國,包括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和考古發現的懸棺葬地區。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門和齊家文化墓葬的獨木舟式棺材都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芽。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變化。還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民族實行岩居有關,是人們洞處穴居生活的反映。人們生時既然住在岩洞裡,死後當葬回原處。亦有人認為懸棺的形成實際上與戰亂和科技水平有關,並無甚麼其他復雜的原因。但駁難者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資料表明這種葬俗的形成是與戰亂有關。

崖葬也有人認為施行懸棺葬是“孝道”的表現或是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張鷟《朝野僉載》記載古人的崖葬習俗,“彌高者以為至孝”,以至喪家爭相掛高;元代李京《雲南志略》則載土僚人死後,懸棺以“先墜為吉”。也有人認為古代越與濮及其後裔民族大多生活於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險峰、崇山峻嶺視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難以接近、難以觸及而產生神秘感,進而把它作為神靈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頂禮膜拜,所以他們便把死者的靈柩置於高山峻嶺的崖穴之間,這樣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國,更重要的是使之易於皈附於神仙天國。如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就記有西王母宴請武夷山眾鄉親的傳說,並稱葬有懸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條為“虹橋板”,認為眾鄉親就是從這些“虹橋板”上跨空赴宴的。有學者便據此推測這些木條的真正用途是在於溝通道路,虹橋跨空,好讓崖洞中的靈魂自由出入,歸返天上。但亦有人否定這些看法,認為西王母是東漢以後道教中的女神,而生活於三千年以前的福建地區的古越人是不可能超越同一時期漢族社會的發展水平去崇拜道教中的“神仙天國”的;至於“圖吉”、“至孝”、“盡孝”這類涵義,當是年代較晚的懸棺葬受到漢文化影響的結果,這反映了懸棺葬包含的宗教信仰的演變,但不是它原來的觀念意識。又有人從原始生殖崇拜觀念入手探索懸棺葬的起源。如楊軍、鄭從武在論述四川古濮人的懸棺葬時,認為這種習俗的起因,可以在僰人(居住在今宜賓地區的濮人又被稱為僰人)的傳說中得到較為正確的解釋。僰人民間傳說集《懸棺之謎》裡有則傳說云:僰人受到病疫威脅時,祖先神母告訴他們,要逃脫病疫的死亡威脅,只有實行岩葬。可見僰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對他們有保護作用,這是石崇拜的一種表現。而僰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面如他們傳說的那樣,是為乞求平安而把靈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面則是希望石頭能賜嗣於己,使自己的群體人丁興旺。如《太平御覽》卷五十三記載,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於此有驗”。很明顯,僰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對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縱觀懸棺葬遺存的分佈,幾乎都在臨江面水的懸崖絕壁上,表現出行懸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處”的特點,而葬具形式則以船形棺和整木挖鑿的獨木舟式棺材為主,如果再結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種情況綜合分析,懸棺葬習俗當屬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祖先崇拜觀念的反映。這些習於水上生活並以善於造船和用船著稱的民族篤信,祖先死後,鬼魂雖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個世界,但並未離開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仍將與自己家人和後代長相廝守,並保佑他們繁榮興旺。所以船形棺或獨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義並不在於如有些人認為的是普渡靈魂回歸故鄉或駛向彼岸世界,而在於滿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於將棺木高置於陡崖絕壁,則是盡量避免人獸或其他因素對屍骸的傷害,這樣才能使祖先的靈魂得到永久的安息,並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賜福和保佑。

類別 :[喪葬]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