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3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景德鎮瓷器

在釉料裡加上某種氧化金屬,經過焙燒以後,就會顯現出某種固有的色澤,這就是顏色釉。影響色釉成色的主要是起著色劑作用的金屬氧化物,此外還與釉料的組成,料度大小,燒製溫度以及燒製氣氛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們說“自然界有什麼顏色,就可以燒製出什麼顏色的瓷器”。您如果參觀一下景德鎮的顏色釉瓷,就會相信此話不假。當然,有許多顏色釉的配料和燒製是十分困難的,如“祭紅釉”,就有千窯一寶之說。薄胎瓷

薄胎瓷,薄如蟬翼,輕如綢紗,是一種輕巧秀麗,薄如蛋殼的細白瓷。古人吟誦薄胎瓷曰:“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消”。薄胎瓷的製作要求極高,特別是修坯,最艱難也最關鍵,全靠工人師傅嫻熟的技巧,經過百餘次的反复,將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殼那麼薄,在關鍵時刻,少一刀嫌厚,多一刀則坯破功敗,稍不留神,一個喘息就會導致前功盡棄。這樣的泥坯還須經受攝氏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溫焙燒的考驗,不裂碎,不變形,其珍貴和難得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人們稱薄胎瓷為神奇珍品。

雕塑瓷

景德鎮瓷雕製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遠在隋代就有“獅”、“象”大獸的製作。當代的景德鎮,瓷雕工藝精湛,工藝種類齊全,有園雕、捏雕、鏤雕、浮雕等;產品多樣,有佛像尊神、花草魚虫、亭台樓閣、動物玩具等;造型優美、形神兼備、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裝飾豐富,有高溫色釉、釉下五彩等;藝術表現力強,有的莊重渾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麗堂煌,鮮豔奪目。

青花影青瓷

在同一件影青釉瓷器上,既繪有幽靜雅緻的“青花”,又刻有清淡秀麗的紋飾,稱青花影青瓷。青花影青瓷是景德鎮於1983年創出的新品種,該釉色酷似白玉,花紋晶瑩剔透,釉層下的暗花與青花融為一體,使器物顯得更加秀麗、高雅。 1984年3月16日,在有關部門召開的技術鑑定會上,陶瓷專家們認定:該產品“具有獨創性,有獨特的藝術效果,是升級換代上高檔的新產品,屬國內首創。”

瓷器雕刻

捏雕也稱雕花,用上等白泥捏成花鳥蟲草。由於受工藝的局限性,常以石山、挂盤為依托。如果支座是石山,再以泥槎成長條,捏成樹幹依附在石山旁,再在樹幹上接支幹,支幹上安花。花的捏制是先捏花蕾,方法是用泥搓成蒜頭狀,在頂端鑿滿小孔。捏花瓣是將橢圓形泥團置於左掌上壓扁,用挜扒壓成不規則的薄片,再蘸泥漿粘在花蕾外圍,由內到外,捏一瓣接一瓣。葉片的捏法同捏花瓣差不多。如捏孔雀,先捏雀冠,再捏羽毛。羽毛要捏成羽毛狀,一羽一羽地粘接上。一個技藝高超的藝人,用泥料就如用麵粉團一樣,做到形象準、速度快。著名的藝人有蔡壽生、楊海生等。

鏤雕

鏤雕又稱鏤空或鏤通花,通常以鏤空為主,綜合圓、捏、浮雕技法。有的裝飾紋樣,如玲瓏瓷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各種形狀的花瓶、筆筒、挂盤、花籃、三足香爐、宮燈以及樓台亭閣等。以代表作《龍舟》為例,先捏船底,以浮雕刻出片片龍鱗,再將捏雕成的龍頭、龍尾用泥漿接上。船艙是主體,鏤空大小窗櫺、柱子,並分上下兩層,每層又捏雕眾多人物,分佈其中和甲板上,最後捏雕鍊子和錨。龍舟不上釉,全為高等白泥塑成。景德鎮第一隻《龍舟》為徐順元所塑。龍舟是瓷雕藝術中的瑰寶,至今暢銷不衰。

浮雕

浮雕也稱堆雕,屬於平面雕塑。按表面凸出的厚度不同,又分高浮雕和低浮雕。浮雕作品一般都要依附在器皿上,如花缽、花瓶和未曾燒製的瓷板等。素材多以花卉、樹木、魚虫和雲石為主,較為大型的也選取雲龍和人物。工藝上按高低起伏不同,分出層次堆泥,由低層到高層一次堆足,也可將條條塊塊體積不同的泥料,按構思的各個部位堆成形象輪廓,以手指壓緊,再用挜扒進行修整。

雕刻

雕刻又叫刻畫或刻花,又分刻坯和刻瓷兩種。刻坯的工藝是先在坯體上用墨畫好底稿,依照線條用刀刻畫。一種為陰刻法,即刻成的紋樣為凹體;一種為陽刻法,紋樣呈凸出狀,也有陰陽刻結合的。刻瓷也是先在瓷面上畫好底稿,再用鎢鋼刀或全鋼刀將畫面鑿刻,其特點是刻成細點,刻成後的畫面是由無數連接的小孔所組成,每個點幾乎深度一樣,邊緣不得有破損,爾後塗上顏料或墨,再以蠟覆蓋其上。民國4年,雕刻藝人黎勉亭曾為英王喬治雕刻瓷像,費時六個月,史載“神態逼真”。

另外還有一種民間刻瓷藝人,走村串戶,專為鄉民的碗盤刻姓或名字。因為鄉下人的紅白喜事酒宴多在祠堂裡進行,要藉用許多碗盤,完畢後,按所刻的字樣歸還原主,至今,許多碗盤上仍留有這種字跡。

製瓷技術

手工製瓷技藝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景德鎮手工製瓷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景德鎮手工製瓷工藝專業化程度強,行業分工極其細緻,最核心的包括拉坯、利坯、畫坯、施釉和燒窯等五項工序。

1、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階段,也是器物的雛形製作。它是將製備好的泥料放在坯車上,用輪製成型方法製成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坯件。

2、利坯:即“修坯”。它是將經過印坯工藝後的粗厚不平、規格不齊的粗坯經過兩次旋削,使之厚度適當、表裡一致。

3、施釉:俗稱“剎合坯”。它是在器坯內外上一層玻璃質釉、使之光潤。其方法有蘸、澆、吹、盪、塗等。

4、畫青花:俗稱“畫坯”。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繪畫,打青花箍或寫青花字,最後上釉燒成。

5、燒窯:是成瓷的最後一道關鍵工序。它是將裝有成坯的匣缽按窯位置放在窯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燒至1270--1300度,採取先氧化焰,後還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緊火、淨火三個階段,用一天一夜(24小時)的時間,把匣缽內的坯胎燒成瓷胎。

景德鎮手工製瓷技藝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瓷業內部分工日益細化,普遍採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盪釉等技藝製作瓷坯,再採用匣缽仰燒、墊缽覆燒、支圈覆燒等技法進行裝燒。到元代,又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繪技術。明、清兩代,景德鎮製瓷業進一步發展,“共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盡也”,製瓷手工技藝體系基本完善,採礦、每道工序都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程度。煉泥的只管煉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繪者也是畫者畫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畫,如此明細分工提高了製瓷效率,各方面都有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鎮手工製瓷業至此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

景德鎮手工製瓷工藝在匯集全國各地名窯技藝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並自成體系。其行業分工之細,專業化強度之高是其他手工行業所無法比擬的。從御窯廠來說,其生產組織分工相當完備,具備了製坯行業的各種作坊:有舂碓陶土的作坊,有製作大小圓、琢器坯胎的作坊,有製匣缽的作坊,還有各種輔助性的作坊,如泥水作、大木作,船木作,鐵作等。許多局部操作大都由專業性很強的工匠擔任。同時將燒、做兩行集中在廠內,設御窯若干座,形成了一個門類齊全,無所不及的大型手工作坊。

景德鎮在"集大成"之後,又將其精湛的製瓷工藝傳播開來,促進了全國及世界各產瓷區製瓷業的蓬勃發展。因此,景德鎮手工製瓷工藝及生產體係不愧為中國陶瓷業中的傑出代表,體現了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與東西方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當地政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配合城區改造,保護一批歷史文化遺跡,把散落在市區的部分古窯場、古作坊、古建築異地集中保護,建立了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整個博覽區由古窯和陶瓷歷史博物館兩大景區組成,是景德鎮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遊區之一,也被國內外專家和陶瓷愛好者稱為“活的陶瓷博物館”。

但同時,建國以後,隨著政治、經濟的變革和瓷業機械化生產的不斷發展,景德鎮瓷業習俗開始淡化,現已瀕臨消亡。景德鎮傳統的製瓷手工藝雖然得到部分保留與發展,但其中的一大部分仍在不斷地流失和消亡,亟待搶救和保護。 【附】圖為清乾隆琺瑯彩「古月軒」錦雞圖雙耳瓶,價值1.2億的人民幣。景德鎮官窯瓷器。

傳統窯爐作坊營造技藝

類別 :[家居建材]

上一頁 3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1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