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中國國民黨

中文名:中國國民黨

外文名:Kuomintang

主席:馬英九

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總部:台北中山區八德路二段232-234號

政治立場:三民主義

國際組織:國際民主聯盟

中國國民黨(原名羅馬化:Kuomintang;簡稱國民黨、KMT;英文亦可直譯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為孫中山所創建的一個中國政黨。中國國民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亦是中華民國與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政黨之一。其前身最早為成立於1894年的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中國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10月10日經孫中山改組後改為現名。中國國民黨從1928年北伐成功、國民政府統一全國起,至1948年改組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解放戰爭中失利,從中國大陸撤守至台灣島,現為台灣省政黨。

歷史沿革

早期

清光緒20年(1894年)11月24日興中會成立。在中國國民黨的傳統中,將興中會至中國國民黨的發展歷史視為一脈相承,故以興中會成立的清光緒20年(1894年)作為中國國民黨的創黨之年,而創黨日(黨慶)為11月24日。

在組建和訓練新軍的時候,一些開明地方大員如張之洞、端方等,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學生任軍官如蔡鍔、閻錫山、許崇智等,這些知識青年讀過書見識廣,敢於持有不同政見,不同於舊軍官兵愚昧效忠皇權。同時革命黨人如黃興、宋教仁等注重開展兵運,秘密向新軍中輸送革命分子,如吳祿貞、趙聲、孫武等。這些軍內革命黨人待命伺機發動起義。

1911年武昌首義是新軍起義,然後響應的陝西、湖南二行省,是新軍起義。接下來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山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也是新軍起義。除上海、兩廣辛亥革命起義是以民軍商團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義均為新軍起義為主,辛亥革命也可以說是一場規模空間的新軍大起義。

草創

清光緒20年(1894年),正值中日甲午戰爭,孫中山赴夏威夷檀香山號召華僑親友,創立“興中會”革命救國組織。清光緒31年(1905年),興中會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幾個重要革命團體,於日本東京組成同盟會。清宣統3年(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領導的武昌起義,獲中國各省響應,最終致清宣統皇帝溥儀遜位成功,中華民國肇建,中國政治制度由維持兩千多年的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同盟會成為合法組織。 8月25日,在北京虎坊橋湖廣會館聯合數個小型政黨組成國民黨。民國2年(1913年)初,國民黨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代理孫中山理事長,當時國民黨的實際掌權者)領導下,於全國選舉中在參議院與眾議院皆獲得最多席次成為國會最大黨。同年3月20日,宋教仁被暗殺。同年7月12日,孫中山等人發動二次革命與護法運動,旋即失敗。 11月4日袁世凱解散國民黨。民國3年(1914年)7月,孫中山等人於東京另組中華革命黨,重新成為革命政黨。

壯大

1919年10月10日,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並公佈規約。

1919年10月10日,中華革命黨在上海法租界改組為中國國民黨。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黨內改組完成,正式進入中國國民黨階段,同時也同意了蘇聯“聯俄容共”的要求。 1925年以蔣介石領導的黃埔軍校師生髮動東征,平定廣東,奠定隔年北伐的基礎。 1925年7月1日,以中國國民黨黨員為首的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並於隔年發動北伐。 1928年,奉系軍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效忠於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中國自國民革命以來的分裂局勢宣告統一,再次建立了全國一統的法統政府。 1945年,領導國民革命軍對日抗戰勝利(八年抗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廢除了中國自清朝以來與世界列強簽訂之對中國不平等條約,使中國躋身世界四強,並成為國際組織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與美、英、法、蘇聯同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1946年1月10日至1月31日,由國民黨8人、共產黨7人、民主同盟9人、青年黨5人、無黨派人士9人等38位代表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政府改組案、和平建國綱領案、軍事問題案、國民大會案、協定五五憲草的修改原則12項,並決定組織憲草審議委員會;11月15日,在共產黨缺席、但國大代表超過法定人數的情況下,制憲國民大會在南京召開;12月25日三讀通過,於民國36年(西元1947年)元旦公佈,正式頒行《中華民國憲法》。

台灣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戰爭中節節敗退,而中國共產黨則於10月1日在北京(昔稱北平)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從南京陸續遷至廣州、重慶、四川成都及西康西昌,最後於12月9日遷至台灣台北;12月1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隨政府由成都遷至台北。蔣介石去世後,廢除“總裁”制,黨的首腦改稱中央委員會主席,由蔣經國連任至1988年1月13日去世。其後則由李登輝繼任至2000年3月。期間地位為台灣地區執政黨。其後台灣地區領導人由台灣民主進步黨人士陳水扁繼任,在此期間中國國民黨成為台灣地區最大在野黨,直到2008年中國國民黨人士馬英九競選成功,中國國民黨才再度成為台灣地區執政黨。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為馬英九。 1980年,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台灣、韓國等地區經濟起飛,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1996年,第一次領導人選舉李登輝和連戰當選第9任正副領導人。 2000年,第二次領導人選舉敗給民主進步黨,台灣史上首次政黨輪替。 2004年,第三次大選再次敗給民主進步黨。 2008年,第七屆立委選舉獲得壓倒性勝利,取得81席(71.7%),加上泛藍盟友則超過立法院3/4席次,創下新記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和蕭萬長在第四次總統直選當選第12任正副領導人,政黨第2次輪替,此時國民黨在23個縣市中取得15席、2直轄市中取得1席,加上泛藍盟友共有18席。民國101年(2012年),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和吳敦義第五次總統直選當選第13任正副總統並取得連任。中國國民黨自立黨以來,為因應時勢變化,多次實行黨的改造。隨著中華民國在中國歷經革命開國、討袁護法、二次革命、東征、北伐統一、展開訓政、十年黃金建設時期、剿共、八年抗戰、參與創建聯合國、制憲行憲、直到其後因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大敗,退至台灣。

發展歷程

19世紀後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先進代表孫中山於1894年11月24日[1]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揭開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序幕。 1905年8月20日,在孫中山的倡議下,興中會、華興會和光復會在日本東京聯合組成同盟會,同年11月,同盟會創辦《民報》,孫中山在發刊詞中第一次公開提出了三民主義的主張。 1911年10月10日同盟會領導了武昌起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南京臨時政府。不久,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政權落入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手中。從此同盟會逐步分化。 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與其他4個小黨聯合組成國民黨,旨在通過“議會道路”實現“革命理想”。 1913年7月國民黨發動了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結果失敗,國民黨四分五裂。 1914年7月,孫中山召集部分國民黨黨員在日本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 1919年10月10日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發布了《中國國民黨規約》,規定“以鞏固共和,實行三民主義為宗旨”。 1921年第二次護法戰爭失敗,國民黨嚴重受挫。 1922年9月,在第三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孫中山開始改組國民黨。 1924年1月20∼30日,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國國民黨章程》和其他決議案,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的主張,承認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經過改組的國民黨,從一個單純的資產階級政黨,轉變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統一戰線組織,成為當時革命政權和革命戰爭的核心骨幹力量。從此,國民黨與共產黨密切合作,創辦黃埔軍校,建立革命軍隊。經過平定商團叛亂、兩次東征,統一了廣東革命根據地,建立了國民政府。

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的右翼勢力抬頭,他們形成西山會議派,反對三大革命政策,進行反共分裂黨的活動。 1926年1月1∼19日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二大”,重申了孫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處分了西山會議派的主要成員。在這次大會上,蔣介石成為中央執行委員常委、國民革命軍總監。此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相繼製造反動的、打擊和排擠共產黨的“中山艦事件”和“整理黨務案”,使共產黨員被迫辭去他們擔任的國民黨中央部長等職。蔣介石先後攫取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主席、組織部長、軍人部長以及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等要職,逐漸掌握了國民黨的領導大權。 1926年6月5日,國民黨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臨時會議通過“出師北伐,以掃除軍閥,統一全國”的議案。 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當北伐在共產黨的積極合作與參加下取得很大勝利時,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進行反共清黨活動,鎮壓共產黨人和工農進步力量,打擊和排斥國民黨左翼,並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 7月15日汪精衛追隨蔣介石在武漢實行“分共”,破壞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共產黨人與以宋慶齡為代表的國民黨左翼發表聲明,退出國民黨中央,由此,國共合作破裂,北伐大革命失敗。以蔣介石、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背叛了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已不再是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統一戰線組織,而成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黨。此後,國民黨在全國建立起一黨專政的統治。當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的時候,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領導集團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集中兵力“圍剿”紅軍。 1935年11月12∼23日國民黨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表示調整內外政策,保持領土主權完整。但蔣介石仍企圖消滅經過長征到達陝北的紅軍。

1936年12月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經中國共產黨調停和各方面努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被迫答應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共同抗日。 1937年2月,國民黨召開五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和共產黨重新合作的方針。在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先後進行了淞滬、忻口、徐州、武漢等大規模的戰役和會戰,阻滯了日軍的攻勢。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1940年3月成立偽國民政府。蔣介石及其領導下的國民黨也轉向實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連續發動3次反共高潮。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時刻,1945年5月5∼21日,國民黨在重慶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堅持獨裁、準備內戰的路線和政策。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提出為實現國內和平,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國共雙方在重慶談判,簽訂《國民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通過《和平建國綱領》以及政府改組等協議。 7月,國民黨當局在美國支持下悍然撕毀《雙十協定》、政協決議和停戰協定,發動全面內戰。 1947年3月在國民黨六屆三中全會上,蔣介石宣布國共關係破裂,要與中國共產黨鬥爭到底。 7月國民政府頒布“總動員令”,宣布進入“戡亂階段”,集中力量全面反共。經過3年內戰,國民黨潰敗,南京國民政府滅亡。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結束了蔣介石、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 12月國民黨中央總部遷往台北。蔣介石到台灣後,重建旨在“堅持反共抗俄”、“反攻大陸”的國民黨組織。 1952年10月10日在台北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沿用“中國國民黨”的稱號,在台灣省執政;通過《中國國民黨黨章》、《中國國民黨政綱》、《反共抗俄時期工作綱要》、《加強大陸地區對敵鬥爭工作案》等,提出“驅逐俄寇、消滅共匪”,“團結反共力量,聯合反共團體,建立反共抗俄聯合陣線”的政治主張;決定在台灣實行國民黨一黨專制統治和“戒嚴”統治體制,並準備“反攻大陸”。 1963年11月國民黨“九大”重訂《中國國民黨政綱》,提出“立足台灣”、“光復大陸”口號,正式放棄“武力反攻大陸”口號。 1969年3月“十大”通過了《政治革新要項》,提出“從根作起,全面革新”,“建設台灣鞏固復興基地,策進光復大陸工作”的方針。 1972年蔣介石主持國民黨第二次改組,擴大和強化黨組織。 1975年4月蔣介石去世。 1976年11月國民黨召開“十一大”,通過了《中國國民黨修訂案》、《強化黨的建設案》、《反共復國行動綱領案》以及《全黨奉行總裁遺囑決議案》等,提出“堅守民主陣容”、“建設復興基地”、“實行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的方針。大會還決定保留總裁職位,以紀念蔣介石;增設主席職位,選舉蔣經國為國民黨中央主席。

1979年後,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統一祖國方針和實行國共兩黨第三次合作、振興中華的主張。對此,國民黨當局一方面說“和平、統一確實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願望”,表示應該統一;另一方面又提出同共產黨“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 1981年4月,國民黨“十二大”提出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1986年3月,蔣經國主持召開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強調“中國祇有一個”,“中國必將統一”。會後蔣經國提出以“變”應“變”的觀念和“政治革新”主張,對國民黨進行第三次改造,由“一黨專制”調整為“一黨執政、多黨競爭”的政黨體制。 1987年7月,國民黨當局解除在台實行38年的“戒嚴令”。 10月14日,蔣經國主持國民黨“中常會”,正式宣布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的決定。 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 7月國民黨召開“十三大”,選舉李登輝為國民黨中央主席,通過了《中國國民黨黨章》和《中國國民黨現階段大陸政策》案,提出“堅守民主陣容,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方針,強調運用“政經實力”,推行“彈性外交”,以達到台灣“政治實體化”、“國際化”;對兩岸關係,將以“一國兩府”原則,處理兩岸交流事務。 1991年5月1日,國民黨宣布中止“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國共兩黨內戰狀態,但仍保持敵視共產黨的立場。

政策主張

在李登輝主政的12年期間,逐漸偏離一個中國路線,將中國國民黨改造為“台灣國民黨”,導致黨內理念不清、路線爭議不斷,新黨、親民黨相繼出走。為凝聚人心,國民黨決定重新確立立黨理念和路線。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3.5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