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投筆從戎

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超家貧,嘗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後立功西域,封定遠侯。”

翻譯: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志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怎麼可以現在一樣碌碌無為呢?”後來在西域立功,被封為定遠侯。示例

1、如果我現在是二十幾歲的青年,我要立刻∼,雪此國恥。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27章

2、他像同世交子弟閒話一樣,問了問賀人龍的家庭情形,“∼”的經過。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3、季交恕寫了一道上黎元洪“自願投筆從戎,請求破格錄用”的半萬言書。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三章。

4、投筆從戎為自由,帝王軍閥是君讎。

——董必武《哭潘怡如》

典故及原文

典故

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公元62年(漢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劉莊召到洛陽,做了一名校書郎,班超和他的母親也跟著去了。當時,因家境並不富裕,班超便找了個替官家抄書的差事掙錢養家。但是,班超是個有遠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這種乏味的抄寫工作了。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後來,班超出使西域,終於立了功被封了侯。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作貢獻。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著,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公元73年,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他以機智和勇敢,克服重重困難,聯絡了西域的幾十個國家,斷了匈奴的右臂,使漢朝的社會經濟保持了相對的穩定,也促進了西域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班超一直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其間,他靠著智慧和膽量,度過了各式各樣的危機。他為當時的邊境安全,東西方人民的友好往來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原文

《後漢書·班超傳》:(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班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後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釋義

指文人棄文從軍。

典故溯源

《後漢書·班超傳》:班超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註釋

投:扔。戎:軍隊。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成語故事

東漢初期,有一位受命出使西域,經過艱苦鬥爭,重新打通絲綢之路,成為我國歷史上繼張騫之後,為促進中西經濟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的英雄,他就是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的弟弟,名叫班超。

漢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以後,請了一個大學問家班彪整理西漢的歷史,班超便是著名大文豪、史學家班彪的兒子。父親班彪,哥哥班固,都是非常有名的歷史學家,著名的史書《漢書》就是他們父子倆編撰的。班超,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他肯動腦筋,能言善辯,讀了不少書。

公元62年(漢明帝永平五年),班固被明帝劉莊召到洛陽,做了一名校書郎。當時,因家境貧寒,班超便找了個替官家抄書的差事掙錢養家。

然而,雖然出生於文學世家,班超卻對文學不感興趣,日子久了,他就再也不甘心做這種乏味的抄寫工作了。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厭煩和苦惱,忍不住站起來,棄筆感嘆:“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就這樣,他決心投筆從戎,拋棄案頭工作去從軍。聽了這番話,周圍的人都譏笑他異想天開,班超感嘆地說:“庸人怎能了解壯士的志向啊!”

公元73年,班超投筆從戎,如願以償。當時,漢明帝派大將軍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隨軍出征,擔任竇固手下的代理司馬官職。由於他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得到竇固的賞識,派他出使西域,目的是聯絡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

那時候,東漢和匈奴都希望拉攏西域諸國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削弱對手,所以不得不對西域諸國恩威並用。班超帶著隨從人員三十六個先到了鄯善,開始的時候鄯善王對他們很客氣,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來同鄯善國聯絡,由於匈奴使者的從中挑撥,鄯善王對班超的態度漸漸冷淡起來,並且產生了敵意。警惕的班超想到可能是匈奴派來了使者,鄯善王有傾向匈奴之意,必須先下手為強。一天晚上,刮起了大風,班超一把火燒了匈奴使者團的大營。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2.*.*)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