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鸞嘯小品 潘家世代經營鹽業,十分富有。潘之恆祖父、父親均有文才,而他自幼耽於吟詠,曾得著名文人汪道昆、王世貞指導,在詩壇上頗有聲名。潘之恆為人豪爽,有俠氣,一舉不第即不事仕進,遊歷大江南北、齊魯燕趙,隨時隨地撰寫地史,有“地史之董狐”之譽。他與戲曲家張鳳翼、湯顯祖、屠隆、臧懋循以及袁宏道兄弟等均有深交,與著名思想家李讚也有往來,... |
 | 詩歸序 選古人詩,而命曰《詩歸》,非謂古人之詩,以吾所選為歸,庶幾見吾所選者,以古人為歸也。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後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昭明選古詩[1],人遂以其所選者為古詩,因而名古詩曰“選體”。唐人之古詩曰“唐選”。嗚呼!非惟古詩亡,幾並古詩之名而亡之矣。何者?人歸之也。選者之權力,能使人歸,又能使古詩之名... |
 | 印章法 印學論著,明代潘茂弘著。
潘茂弘,字元道,安徽新都人,生卒不詳。工篆刻,通印學,於明天啟乙丑(一六二五)年著成《印章法》。
《印章法》分二集。上集論及文字、印章辯、官制、秦漢印、繆篆印、鐵線文等歷代印式與印學常識。下集闡述官私印及落墨、章法、字法、運刀等篆刻技法兼及藝術修養,圖文並茂,編排有序。董其昌對此書頗為推崇... |
 | 新西廂序 基本信息
名稱:《新西廂序》
年代:明朝
作者:卓人月
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天下歡之日短,而悲之日長;生之日短,而死之日長,此定局也。且也歡必居悲前,死必在生後。今演劇者必始於窮愁泣別,而終於團圞宴笑。似乎悲極得歡,而歡後更無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後更無死也,豈不大謬耶!夫劇以風世[1],風莫大乎使人起於悲... |
 | 爰園詞話 爰園詞話是明朝俞彥的著作,詩詞,末技也,而名樂府。古人凡歌,必比之鐘鼓管弦,詩詞皆所以歌,故曰樂府。不獨古人然,今人但解絲竹,率能譯一切聲為譜,甚至隨聲應和,如素習然。故盈天地間,無非聲,無非音,則無非樂。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簡介
爰園詞話
明 俞彥 著
詩詞,末技也,而名樂府。古人凡歌,必比之鐘鼓管弦... |
 | 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 內容介紹
中華書局1975年為了便於讀者研究和批判水滸傳,影印崇禎十四年貫華堂刻本。是書為金聖嘆腰斬後的七十回水滸,通篇有金氏圈點批語,以及其三篇序文和偽託施耐庵的序文。書前有毛主席語錄,魯迅論水滸。內部發行,平裝八冊,字大行疏,堪稱文革時期出版的圖書之精品。... |
 | 顧曲雜言 沈德符(1578—1642年),字景倩,又字虎臣。浙江嘉興人。萬曆舉人。精音律,熟諳掌故,所撰《萬曆野獲編》多記明代萬曆以前朝章典故、士人故實及里巷軼聞,還保存了一些有關小說戲曲的史料,另有《清權堂集》傳世。 《顧曲雜言》係後人從當《萬曆野獲編》中摘錄有關論曲部分而成,凡二十三則,各有子目,其內容主要是對南北曲作家作品... |
|
 | 譚曲雜札 作者簡介
凌濛初(1580—1644年),字玄房,號初成,又名凌波,別署即空觀主人,浙江義烏人。擅長詩文,著述繁富,在小說、戲曲方面更精,著有短篇小說集《拍案驚奇》兩集,雜劇《驀忽姻緣》、《莽擇配》等。曾改編《玉簪記》傳奇為《喬合衫襟記》和評選南曲,編為《南音三籟》一書,《譚曲雜札》即附刻於該書卷首。
書籍簡介
... |
 | 畫引 作者簡介
顧凝遠(1580? —1645後),號青霞。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為人好學,於古今墳典藝志無所不窺,喜蓄商周秦漢文物。畫山水師董、巨、又出入荊、關,兼精畫理。
書籍簡介
《畫引》是一部繪畫論著,明朝顧凝遠撰,全書共有一卷。
《畫引》分為七論,即:論興致、論氣韻、論筆墨、論生拙、論枯潤、論取勢、論畫水。... |
 | 畫麈 基本信息
《畫麈》,中國明代山水畫理論著作。沈顥撰。沈顥,字朗倩,晚號石天,吳(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他工於詩文書畫,書法四體精能,山水畫近沈周,並精於畫理,博雅多聞。著有《畫傳燈》及《枕瓢》、《焚硯》諸集。
古籍簡介
《畫麈》全書1卷,分13個題目,即:表原、分宗、定格、辨景、筆墨、位置、刷色、點苔、命題、落款、... |
 | 聊齋自志 《聊齋自志》,是蒲松齡為《聊齋誌異》所寫的序言,有版本作《聊齋誌異·自序》。 1679年春天,蒲松齡將自己創作的小說集定名為《聊齋誌異》,並寫下《聊齋自志》。
《聊齋自志》原文
全文內容
《聊齋自志》(1)
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2);牛鬼蛇神,長爪郎吟而成癖(3)。自鳴天籟(4),不擇好音,有由然矣(... |
 | 窺詞管見 《窺詞管見》原刊於李漁《耐歌詞》(即《笠翁詞集》)卷首,是李漁相當重要的一部詞學理論著作。廣泛論述了戲曲、歌舞、服飾、修容、園林、建築、花卉、器玩、頤養、飲食等藝術和生活中的美學現象和美學規律。
書籍簡介
《窺詞管見》是李漁非常重要的一部詞學理論著作,對詞的特點作了相當精闢的論述,特別是將詞與詩、曲加以比較、對照,... |
 | 製曲枝語 作者簡介
黃周星(1611-1680),字景虞,號九煙、圃庵、而庵、笑倉道人。湖廣湘潭(今屬湖南)人。崇禎進士,官至戶部主事,明亡後隱居不仕,流寓吳越間,以教書為生,七十歲時投水自盡。作有傳奇《人天樂》和雜劇《惜花報》、《試官述懷》,《製曲枝語》即附刻於《人天樂》卷首。
書籍簡介
《製曲枝語》篇幅短小,但理論思想... |
 | 詩筏 《詩筏》是由中國文學上的一本詩話,明末清初賀貽孫撰,全書共一卷。論詩本唐司空圖[1]“韻味”說與宋嚴羽“妙悟”說,推崇蘇(武)、李(陵)以下清遠平淡一派詩風;又極力未名公安、竟陵兩派回護,反對明七子專尚氣格而不及性靈。... |
 | 南田畫跋 作者簡介
惲格(1633——1690年)字壽平,後以字行,改字正叔,號南田,別號雲溪外史、東園草衣、白雲外史等。武進(今屬江蘇)人。兼工詩、書、圓,時稱“三絕”。家貧,不應科舉,賣畫為生。初工山水,與王翠交往後自度不及,轉作花鳥,水墨淡彩,清潤明麗,自成一家,而山水亦得元人冷澹幽雋之致。後人將其與王時敏、王鑑、王... |
 | 學樂錄 學樂錄 律學著作。清代李塨撰。四卷。成書於1699年。作者曾學樂於毛奇齡。本書主旨在根據毛氏所倡“五音七聲十二律器色相配”之說,推演為圖表,並加申說。... |
 | 石村畫訣 【名稱】石村畫訣
【類別】中國書籍、中國畫論著作
【年代】清代
【作者】孫衍栻
【簡介】
畫訣。清代孫衍栻。一卷。約1820年。該書凡十則:一、立意,二、取神,三、運筆,四、造景,五、位置,六、避俗,七、點綴,八、渴染,九、款識,十、圖章。其中渴染一則,作者自謂有秘訣,不忍泯滅也,言之較詳,頗具心得。 《畫訣... |
 | 竟山樂錄 竟山樂錄 樂律著作。清代毛奇齡撰。四卷。約成書於1680年。全書從樂學和律學兩方面對歷來種種說法闡述自己的見解,作為糾誤。其中有聯繫音樂實踐的,有單從理論上推演的。前者有參考價值,後者亦不免是曲說。
四庫提要
是書據明寧王權《唐樂笛色譜》為準,以四、乙、上、尺、工、凡、六字循環成七調。如四為領調,則乙為變宮,上為商... |
 | 苦瓜和尚畫語錄 中國清代繪畫理論著作。石濤著。該書另一版本名《畫譜》。全書18章,先講原理,次述運腕,最終引出理論主張,構成完整有機的山水畫理論體系。在這一體系中,作者把畫理畫法的認識提高到宇宙觀的高度,窮其原委變化,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系統性,有充分的邏輯力量。此書反對擬古,主張“借古以開今”,“筆墨當隨時代”,“搜盡奇峰打草稿”,重... |
 | 石濤畫語錄 清代中國山水畫巨匠石濤著《石濤畫語錄》(清原濟著),又名《苦瓜和尚畫語錄》。
作品簡介
《石濤畫語錄》
作者簡介
原姓朱,名若極,出家為僧後,法名原濟(1641年—1719年)。號石濤,又號苦瓜和尚、瞎尊者、濟山僧、清湘老人、清湘陳人、大滌子等。廣西全州人。
他是中國山水畫的大家,在全國書畫界裡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