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合計 91 詞彙 上一頁 4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宋李唐采薇圖宋李唐采薇圖
這是一幅歷史題材的繪畫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齊“不食週粟”的故事為題而畫的。李唐所畫的《采薇圖》,即著力刻畫了古代這兩個寧死不願意失去氣節的人物。圖中描繪伯夷、叔齊對坐在懸崖峭壁間的一塊坡地上,伯夷雙手抱膝,目光炯然,顯得堅定沉著;叔齊則上身前傾,表示願意相隨。伯夷、叔齊均面容清癯,身體瘦弱,肉體上由於生活在野外和以野...
宋石恪二祖調心圖宋石恪二祖調心圖
【名稱】宋石恪二祖調心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簡介】 紙本,水墨,縱:35.5厘米,橫:129厘米。 《二祖調心圖》是石恪重要的代表作,圖中高倍的頭瞼手腳用淡墨勾出,身軀衣紋則以狂草的筆法用粗筆、破筆潑墨畫出,再以淡墨渲染。強勁飛動和毫...
霍去病墓石刻霍去病墓石刻
漢代雕刻藝術珍品。霍去病是西漢西漢武帝的名將,因有戰功,封為驃騎大將軍,死後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紀念。石雕作於西漢元狩六年前後(約公元前117),有像、牛、馬、豬、虎、羊、“怪獸食羊”、“人與熊鬥”和“馬踏匈奴”等16件。 石雕簡介 霍去病墓石雕,多是根據原石自然形態,運用圓雕、浮雕、線刻等手法...
吳門畫派吳門畫派
中國明代中期的繪畫派別,亦稱“吳派”。因蘇州為古吳都城,有吳門之謂,而其主要代表人物如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張宏等,均屬吳郡(今蘇州)人,故名。 簡介 在吳門派崛起之前的明代初期,江南蘇州、無錫地區已經有一批畫家,如杜瓊、劉珏、陳汝言、徐賁、陳暹等人,他們大都擅長詩文,有較高的文學修養。繪畫上主要繼承元代黃公望...
貞觀公私畫史貞觀公私畫史
說明 《貞觀公私畫錄》是一部繪畫著錄,又名《貞觀公私畫錄》,簡稱《公私畫錄》。唐裴源(生平不詳)撰。因《畫錄》序言作於貞觀十三年(639年),可知主要生活於此期後,曾宮中書舍人、吏部員外郎。 書籍簡介 《貞觀公私畫錄》旨在著錄古畫名目,並品評高下。序言中言明此係受漢王李元昌之命,將“魏晉以來,前賢遺跡所存,及品格...
no image三遠法
“三遠”法,是中國山水畫的特殊透視法。指的是在一幅畫中,可以是幾種不同的透視角度,表現景物的“高遠”、“深​​遠”、“平遠”。 北宋畫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畫論著——《林泉高致》中提出的。 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對三遠法下過這樣的定義:“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
屈子行吟圖屈子行吟圖
作品簡介 畫名 屈子行吟圖 注音 qū zǐ xíng yín tú 年代 清代 作者 陳洪綬所作 陳洪綬(公元1598-1652年),字章候,號老蓮,浙江諸暨人。少年天資聰慧,能詩善書而尤愛繪畫。他四歲時就登案作過八、九尺長的《關壯繆像》壁畫。十歲在杭州臨摹李公麟的《孔子像》及“七十二聖”石刻畫像,...
武梁祠武梁祠
武梁祠位於山東省嘉祥縣,其內部裝飾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畫像石,是我國東漢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也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一處畫像遺存。 武梁祠 武梁祠“個人”進入美術史 位於山東省嘉祥縣的武梁祠是我國東漢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其內部裝飾了大量完整精美的古代畫像石,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一處畫像遺存。它從宋代起就受到趙明...
吳門四家吳門四家
明四家(吳門四家):指中國畫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畫家。 “吳門四家”中沈周與文徵明,是吳門派文人畫最突出的代表。他們都在江蘇蘇州從事繪畫活動。因蘇州古為吳地,故又稱、沈、文、唐、仇為“吳門四家”。 簡介 四人中沈周、文徵明都擅長畫山水;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長,他們南宋院體為法;仇英以人工筆人物、青綠...
馬踏匈奴馬踏匈奴
馬踏匈奴石雕,突出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刻和園林的裝飾性雕刻上,是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一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 基本信息 名稱:馬踏匈奴 作者:佚名 時間:公元前117年(西漢時期) 材質:花崗岩 規格:高168厘米,長190厘米 原藏地:陝西興平縣道常村西北的霍去病墓前 簡介 ...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
《潑墨仙人圖》(梁楷、立軸、紙本、墨筆、縱48.7厘米、橫27.7厘米、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畫一位仙人袒胸露懷,寬衣大肚,步履蹣跚,憨態可掬。那雙小眼醉意朦朧,彷彿看透世間一切,嘴角邊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頑皮可愛又莫測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脫俗又滿帶幽默詼諧的形象活靈活現。畫面上幾乎沒有對人物做嚴謹...
宋梁楷潑墨仙人圖宋梁楷潑墨仙人圖
《踏歌圖》是一幅山水人物畫。畫家表現雨後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時也反映出豐收之年,農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歡樂情景。 基本信息 【名稱】宋馬遠踏歌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簡介 絹本,水墨,談設色,縱:191.8厘米,橫:104.5厘米。 “...
宋馬遠踏歌圖宋馬遠踏歌圖
《溪山行旅圖》是北宋范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傑作。這件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佔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 作品特...
溪山行旅圖溪山行旅圖
人面魚紋彩陶盆於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時代前期,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歷史介紹 在距今一萬年左右,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石器時代。 [1]這是中國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也是中國古代文明逐漸形成的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發現數量多、分佈地域廣,已經有了相...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1898.8—1977.3)1898年8月22日生於山西汾陽人。是中國現代油畫家。字雨三。 簡介 (1898.8—1977.3)1898年8月22日生於山西汾陽人。是中國現代油畫家。字雨三。 生平 父親衛璋是教書先生,對詩、書、 畫均有修養。衛天霖受其家庭影響,自幼喜歡書、畫。由畫譜入門,進而臨摹清代畫家...
衛天霖衛天霖
荷蘭風格派又稱新造型主義畫派,於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蘭創立。其繪畫宗旨是完全拒絕使用任何的具像元素,只用單純的色彩和幾何形象來表現純粹的精神。代表人物還有奧特·凡杜斯堡、巴特·凡·德·萊克等。 簡介 基本“風格派”即是荷蘭的一些畫家、設計家、建築師在1917年到1928年之間組織起來的一個鬆散的集...
荷蘭風格派荷蘭風格派
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譯為前拉斐爾派,是1848年在英國興起的美術改革運動。這個畫派的活動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對於19世紀的英國繪畫史及方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拉斐爾前派最初是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即: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但丁·加百利·羅塞蒂又譯丹特·加布里埃...
拉斐爾前派拉斐爾前派
《受傷的母獅》(浮雕,大理石,通高約168厘米,公元前的650年左右, 尼尼微出土,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藏) 這是亞述帝國時期最精彩的浮雕,是描綸亞述帝國國王巴尼帕狩獵場面的一部分。身中三箭的母獅,滿身鮮血淋漓,後半身已經癱瘓在地,似乎已經到了死亡的邊緣, 但它仍撐起結實的前腳,昂首吼,既痛苦,又不甘心就此倒下去,形象...
受傷的母獅受傷的母獅
世界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是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現實主義繪畫傑出的代表作之一。畫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長荒蕪的沙灘上,一群衣衫襤褸的縴夫拖著貨船,步履沉重地前進著。一曲低沉的號子在炎夏的悶熱中與河水的悲吟交織在一起。現收藏於聖彼得堡俄羅斯國立美術館。 作品簡介 《伏爾加河上的...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

合計 91 詞彙 上一頁 4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