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主觀唯心主義

我們無論談什麼,都應站在公正的立場上,服從最符合事實的觀點,這是合理的科學態度,也是佛教的精神所在,印度前總理尼赫魯說:“要商談任何問題,都必須在和平及民主的氣氛中進行,就如佛教所作的教導。”可惜在我們現代的有些人沒有什麼觀察能力,對一些觀點和說法也不知道用辯證發展和公正的態度去好好地思維。一脈相承

(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一切有真正科學頭腦的人,都要承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實在性,承認先有物質世界,後有精神現象,承認精神、意識、感覺、思想等等是物質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也就是要承認“物質是第一性的東西,精神是第二性的東西”這一個哲學上最根本的唯物主義原理。唯物主義原理是一切科學對於世界的理解的唯一正確的基礎。如果否認唯物主義的原理,而採取了唯心主義的原理,如果把精神、意識、感覺、思想等等看作第一性的東西,看做是最先存在的東西,而把一切物質現象認為,只是這些精神要素的表現,如果否認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主觀意志而獨立存在的東西,如果採取了這一系列的唯心主義原理,那就必然要得到與一切科學的成果完全相反的荒謬經倫的結論。

我們說實用主義只是列寧所粉碎過的馬赫主義的一種流派,因此我們先就馬赫主義來作一個簡單的說明。正如列寧所揭露過的,馬赫主義,在實際上只是十七世紀英國已出現過的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再版。這類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共同的特點,就是把人的主觀的感覺當做第一性的東西,他們認為我們周圍的世界僅僅是由人的感覺要素所構成,而否認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他們認為人的認識僅僅是感覺與感覺之間的聯繫,而否認認識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在人的主觀裡的反映。這類唯心主義哲學思想會引導出怎樣荒謬可笑的、與任何科學常識完全相反的結論來呢?

這在列寧的《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一書裡就告訴了我們:(一)自然科學證明世界是在人類出現以前早已存在,證明人類和人類的感覺是物質世界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自然科學在這裡正是符合於物質是第一性的東西,精神是第二性的東西,客觀世界在先,主觀感覺在後這個唯物主義原則的。然而,主觀唯心主義者——馬赫主義者卻說世界不能離開感覺而存在,那末,當世界上還沒有人類或任何具有感覺的動物出現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呢?自然科學告訴我們是存在的,

但馬赫主義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卻是相反地不能不引出否認這個存在的結論。怎樣避免主觀唯心主義和自然科學之間的這個尖銳的矛盾呢?

馬赫主義者阿萬那留斯對這問題就用了一種強辯的辦法,硬說只要我們“設想”自己是人類出現以前的世界的目擊者,也就是“設想”那時也有我們的感覺,那時的世界就存在了。但強辯並不能真正解決矛盾,這仍然不外是說,人類以前的世界原本是不存在的,只因為我們設想自己在目擊著它,於是就由於我們的“設想”而憑空出現了這個世界!而且由此還可以推出更荒謬的結論:只要我們設想自己是天堂或地獄的目擊者,那末天堂和地獄也應該存在的了!

(二)主觀唯心主義在邏輯上必然要“走向唯我論”的結論,即認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只是“我”的感覺的表現:除了“我”和我的感覺而外,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其他的東西;就是我周圍的朋友,我的父母,也是我的感覺所產生的!

(三)自然科學證明:人的思想是人腦的作用。但是按照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來說,人的思想也不能算是腦的作用,因為腦的本身也無非是一種“感覺的複合”。在這個問題上,阿萬那留斯竟把“頭腦底思維”叫做“自然科學底拜物教”,公開地向科學宣戰了。 (注:以上參看列寧:《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第一章。)

(二)實用主義不承認“實在”是物質的客觀實在

實用主義哲學的反科學本質,與列寧所揭露的這一切並沒有多少差別。實用主義同樣不承認物質的客觀實在,而把它歸結為感覺和觀念的複合。胡適寫過一篇《實驗主義》的文章,對實用主義做了個全面介紹,這篇文章裡說明了實用主義者是如何來看“實在”的。胡適根據詹姆士的話這樣說:“我們所謂'實在'含有三大部分:(A)感覺,(B)感覺與感覺之間及意象(注:“意象”也可譯作“觀念”。)與意象之間的種種關係,(C)舊有的真理”(見《胡適文存》,卷二,一○五頁)。

這個公式告訴我們:實用主義不承認“實在”是物質的客觀實在,相反地卻把實在看做僅僅是人的主觀領域以內的東西。實用主義者所謂實在,原來是和馬赫主義的看法一樣,只是感覺,感覺(及意象)之間的關係,以及“舊有真理”等主觀要素的複合。 (實用主​​義者的所謂真理,也是純主觀的東西,即“真理原來是人造的,是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來供人用的。”)這不是很明白的主觀唯心主義麼?

從實用主義觀點看來,“實在”既然是感覺和觀念的複合,它自然是人造的了。胡適說:“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這個實在裡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他塗抹起來,裝扮起來。”(《實驗主義》,見《胡適文存》,卷二,一○六頁)他舉了一些例子,如詩人的感覺和植物學者的感覺如何不同,一百個大錢可以有各種擺法等,企圖使人相信他們那一套胡說。其實,無論詩人或植物學者,其感覺都是物質的客觀實在影響於其感覺器官而後發生的,人們的感覺雖然不同,物質的客觀實在卻自有其本來面目,決不因人們如何感覺它而改變。一百個大錢儘管可以有不同的擺法,可是這些擺法,無非反映了一百個大錢這一客觀實在所有的各種數的關係,要多一種擺法或少一種擺法,都不是人所能任意造作的。

實用主義者從他們的主觀唯心主義出發,荒謬地認為客觀實在的變化發展是人的主觀所“製造”出來的。胡適引用他的老師的話:“實驗主義以為實在正在製造之中,將來造到什麼樣子便是什麼樣子”,並把這種實在論稱為“創造的實在論”(《實驗主義》,見《胡適文存》,卷二,一○七頁)。我們反對形而上學, 反對把“實在”看做一成不變的東西,但也反對這種主面唯心主義的所謂“創造的實在論”。

客觀實在的變化發展是客觀實在自己的運動,這樣的運動產依循著客觀實在本身所固的規律的,決不是像主觀唯心主義所說的那樣由人的主觀所任意“製造”出來的。天體的演化,生物的歷史,人類社會的發展,一切事物的運動,毫無例外地證明了辯證唯物主義的這個原理,而反駁著主觀唯心主義。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人的主觀對客觀實在的能動作用。 我們是很重視這種作用的。人通過實踐能夠認識客觀實在,能夠發現客觀實在本身所固有的運動發展規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就是研究和揭發這種客觀規律的學問。不但如此,人還能夠依靠、利用這種客觀規律,來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這正是人區別於物的地方。可是,辯證唯物主義承認人的主觀的能動作用,和實用主義——主觀唯心主義說人能夠任意地“塗抹”、“裝扮”客觀實在,任意地“製造”客觀實在的變化發展,是根本不同的。首先是前提不同。承認物質是第一性的東西,精神是第二性的東西,承認人們的生活條件決定人們的精神生活,這是辯證唯物主義承認人的主觀的能動作用的前提。而實用主義卻相反。人的行為、行動,都是通過主觀的,但人的主觀,他的所見、所思、所欲,為什麼正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卻只有在人的主觀的外面才能找到真實的答案。人的願望、目的,要服從於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規律,在客觀條件所許可的限度內,才能夠實現,或大體上實現;否則一定要在實際行動中碰得頭破血流,一定要遭到失敗。這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一些原理。主觀唯心主義卻不承認這些原理,要把客觀實在任意地“塗抹”、“裝扮”和“製造”。

實用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荒謬,和馬赫主義是同樣的。不管他們怎樣狡猾地躲閃,總是免不了引導出唯我論的和徹底反科學的結論來。但僅僅指出這一點還是不夠的。實用主義——主觀唯心主義的荒謬可笑的反科學的觀點,是反映著一種極端反動腐朽的階級實質的。帝國主義時期的資產階級,已是處於“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垂死境地,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注定了他們的必然滅亡的前途,而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鬥爭,就是要依循著社會發展的規律,把它一步一步地送入墳墓。但反動派並不甘心於自己的死亡,他們還要用一切方法極力掙扎,以圖苟延殘喘。其方法之一,就是在思想上否認物質世界有其自己發展的客觀規律,否認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硬說“實在”的變化是可以任隨便“製造”的。用這樣的謊言來欺騙人民,其目的是想使人民看不清現實生活,看不清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看不清殘暴腐朽的反動統治者的必然滅亡前途,看不清人民自己的鬥爭力量就是打倒反動統治者以促進它的滅亡的決定力量,這樣來圖謀解除人民的思想武裝。在後又在另一方觀,趁機製造種種花言巧語,來把“實在”加以“塗抹”和“裝扮”,把十分醜惡和腐配的反動派統治這一個“實在”“裝扮”成純潔無罪的漂亮女子,使它能夠騙取人們的擁護,以達到苟延殘喘的目的。實用主義者胡適,就曾經用了最大的努力想使他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發揮這樣的反動作用的。他無恥的任意“塗抹”中國歷史和中國現實。他否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否認舊中國有封建勢力的存在,硬說中國的封建制度在兩千年前已經消滅了。妄圖以此來欺騙人民,否定工人階級所領導的廣大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這就是實用主義用主觀唯心主義來歪曲“實在”的真正的用意!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客觀規律,究竟是不依賴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決不是可以任憑人的主觀意志來隨便“裝扮”的“很服從的女孩子”。只有認識了這些規律,依循著和利用著這些規律,才有可能勝利地進行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活動。只有像原子物理學家那樣揭示了原子能的規律,才可以使這種無比偉大的自然力量服從人的役使,使它變為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只有像馬克思主義者這樣認識了社會發展和革命發展的規律,才能領導勞動人民推翻俄國沙皇的統治,擊敗法西斯反動軍隊,打垮美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匪幫在中國的統治,才能建設美妙無比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反之,如果違背了自然發展和社會發的客觀規律,妄想依著主觀的企圖來倒行逆施,任意“塗抹”和“製造”客觀實在,那末,最多也只能在極短暫的時間之內造成一種自欺欺人的假象,而這假象終歸要被客觀發規律淹沒得乾乾淨淨的。中國古代傳說中有“宋人”用“拔苗助長”的方法想人工地使自己田裡的莊稼快些長起來,結果一轉眼間他的麥苗反而死掉了,這是說自然界的變化並不是那樣“百依百順”地可以任人隨意“裝扮”和“製造”的。中國古代的老子曾主張使人類社會恢復原始公社的某些狀態,但原始公社終歸一去不回。胡適死心塌地地擁護美蔣反動統治,但絲毫不能挽救美蔣的垮台。真麻煩,社會的“實在”竟是那樣“頑固”,竟不肯成為胡適所幻想的那種“很服從的女孩子”!

胡適並不是不曾苦心地努力來把他那主觀上的“女孩子”“塗抹”過和“裝扮”過,但是,真麻煩,胡適的紙上的“塗抹”和“裝扮”竟絲毫也沒有改變客觀實在的本質,甚至於也不能改變客觀實在的外形,中國人民始終看得出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的猙獰的野獸面貌,並且已經用自己的力量把它打倒了。人民並沒有因為胡適的“塗抹”“裝扮”而把它們誤為漂亮女子。

(三)用“經驗”這字眼來掩蓋的主觀唯心主義

我們已經根據實用主義才所謂的“實在”這個概念,揭露了它和馬赫主義是同樣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對於這一個事實,胡適的擁護者丁文江曾公開承認過,他在一篇叫做《玄學與科學》的文章裡說:“……赫胥黎、達爾文、斯賓塞、詹姆士、皮爾生、​​杜威,以及德國馬哈(注:馬赫的異譯。)派的哲學……以覺官感觸為我們知道物體唯一的方法,物體的概念為心理上的現象,所以說是唯心。”並把這種唯心主義叫做“存疑的唯心論”(見《科學與人生觀》上卷,該文,一二∼一三頁)。

意思就是說這是對於外界事物的客觀實在性抱有懷疑態度的唯心主義。但是,胡適卻不像他的徒黨這樣老實,他極力想掩蓋實用主義的主觀唯心主義的面貌。他跟著他的狡猾的美國老師杜威假裝說實用主義不談唯物唯心的問題。他舉了杜威關於“經驗”的“見解”作為例子,想證明杜威對於唯心唯物的問題是採取了“以不了了之”的態度,並且還藉此大捧杜威一頓,說杜威能把這樣一類的問題撇開不談,可算得“在哲學史上,是一個大革命家!”可惜,胡適對於哲學的歷史未哆懂得太少了。實際上杜威並不是第一個這樣的“大革命家”。以某種關於“經驗”的見解為標榜來掩蓋唯物唯心的區別的“大革命家”,在馬赫主義者阿萬那留斯的信徒中間早已出現過了。列寧在《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一書裡這樣寫道:“我們只能憐惜那些相信阿萬那留斯及其一伙的人,他們以為經過'經驗'這個字眼就可超越唯物論與唯心論底'陳舊的'差別。”(注:《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版,一七六頁。)

杜威也正是企圖經過“經驗”這個字眼的把戲來使人們相信他真是超越了唯物唯心的區別的。杜威真的超越了這個差別嗎?讓我們來仔細研究罷。據胡適的介紹,杜威關於經驗的見解,有以下幾條——

“(1)舊派人說經驗完全是知識。其實依現在的眼光看來, 經驗確是一個活人對於自然的環境和社會的環境所起的一切交涉。

“(2)舊說以為經驗是心境的,裡面全是'主觀性'。其實經驗只是一個​​物觀(應譯作客觀。——艾)的世界,走進人類的行為遭遇裡面,受了人類的反動發生種種變遷。

“(3)舊說於現狀之外只是承認一個過去,以為經驗的元素只是記著經過了的事。其實活的經驗是試驗的,是要變換現有的物事;他的特性在於一種'投影'的作用,伸向那不知道的前途;他的主要性質在於聯絡未來。

“(4)舊式的經驗是專向個體的分子的。一切聯絡的關係都當作從經驗外面侵入的,究竟可靠不可靠還不可知。但是我們若把經驗當作應付環境和約束環境的事,那末經驗裡面便​​含有無數聯絡,無數貫串的關係。

“(5)舊派的人把經驗和思想看作絕對相反的東西。他們以為一切推理作用都是跳出經驗以外的事。但是我們所謂經驗裡面含有無數推論。沒有一種有意識的經驗沒有推論的作用。”( 《實驗主義》,見《胡適文存》,卷二,一一一、一一二頁)

胡適還引用了杜威的話,把這幾條作了一個簡單的概括,說:“經驗就是生活”,“經驗不光是知識,經驗乃我對付物,物對付我的法子。”(同上,一一三、一一四頁)杜威的這些“見解”,乍看起來是很令人迷惑的。在這裡,他把人和環境,主觀和客觀,過去、現在和未來,個體和周圍的關係,以及思想等等,這就是說,一切的一切,象煮大雜燴一般地全部攪在他的“經驗”概念的鍋子裡,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掩蓋了哲學上唯物論的路線和唯心論的路線”( 注:列寧:《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版,一七五頁。),就可以使人得到一個“以不了了之”的印象了。其實,

杜威怎能掩蓋得了? 他又何嘗是真的“以不了了之”的態度來對待唯物唯心的問題呢?他的這些“見解”裡既然涉及到人和環境,主觀和客觀,我和物之間的關係,既然把經驗解釋做“我對付物,物對付我”的關係,就不能迴避那劃分哲學上唯物主義路線和唯心主義路線的根本問題:在人和環境,主觀和客觀,“我”和物兩者之間,哪一方面是第一性的,哪一方面是第二性的呢?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1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