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合計 28 詞彙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阿拉伯字母阿拉伯字母
阿拉伯字母 阿拉伯語字母為阿拉伯語的書寫形式,類似於希伯來文。除了阿拉伯語之外,世界上(尤其是伊斯蘭教勢力比較興盛的地區)尚有別的語言使用阿拉伯字母,如波斯語、達里語、中國的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等。在中國,回族地區偶爾也用阿拉伯字母記寫漢語,這叫做“小兒錦”。 阿拉伯字母本身不包含短元音,所以在阿拉伯語和波斯語、達...
阿拉伯書法阿拉伯書法
阿拉伯書法,即Arabian calligraphy,是伊斯蘭時代的阿拉伯文字書寫藝術,起源於手抄本的《古蘭經》。阿拉伯書法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字體繁多。一般認為,11世紀是劃分阿拉伯書法時期的界線,之前為古體時期,之後為新體時期。它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藝術領域中佔有重要地位,是阿拉伯人民用智慧為人類文明創造...
迪瓦尼體迪瓦尼體
迪瓦尼體(a1-Khatt a1-Diwani) 阿拉伯文書法體之一。 “迪瓦尼”為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王朝宮廷、衙署、行政機關,故稱公文體或宮廷體。 15世紀形成於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創始人為胡薩姆·魯米(生卒年不詳),曾被定為官方正式公文如王室敕令、簽署文件等的書寫體,在蘇萊曼一世(1520∼ 1566)統治時期最...
納斯赫體納斯赫體
納斯赫體(al—Khatt al—Naskhi)   阿拉伯文書法體之一。 “納斯赫”一詞係阿拉伯語的音譯,本意為“謄抄”,故又稱作謄抄體、手抄體。它是伊斯蘭教以前出現於阿拉伯半島的一種書法體,屬阿拉伯文小楷。最初由敘利亞人創造。由於當時的文具商、謄抄者多采用此體謄抄報刊文件,故又...
禮拜帽禮拜帽
回族男子戴的無簷小白帽,亦稱“頂帽”、“孝帽”、“回回帽”或“號帽”,意為回族的號頭和標誌。此帽源於伊斯蘭教發祥地阿拉伯地區,那里天氣炎熱,日照時間長,人們普遍帶白帽,藉以反射陽光輻射。 簡介 禮拜帽:回族男子戴的無簷小白帽,亦稱“頂帽”、“孝帽”、“回回帽”或“號帽”,意為回族的號頭和標誌。此帽源於伊斯蘭教發祥地...
經堂語經堂語
十五世紀中葉在中國回族穆斯林中流行的伊斯蘭教專用語言,或在寺院經堂教育中使用的伊斯蘭教宗教術語。其基本語法結構和一般詞彙屬漢語,只是夾雜有大量的伊斯蘭教語詞。 簡介 以詞彙為例,可分為: (1)阿拉伯語、波斯語的漢語譯音,如“安拉乎”(主宰)、多斯提(朋友); (2)漢語的意譯,如“定然”(命定)、“解明”(銓...
清真食品信譽標牌清真食品信譽標牌
清真食品信譽標牌的載述內容 中、阿文警示性文字       1、 中文警示性文字通常載述有“清真”、“清真食品信譽標牌”、“清真食品外菜莫入”等警示性文字。 2、 阿文警示性文字通常載述有“طعام المسلمين”(注:中文翻譯為“穆...
智慧館智慧館
智慧館(Bayt al-Hikmah) 中世紀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巴格達建立的全國性的綜合學術機構。亦稱益智宮、哲理大學。由翻譯局、科學院和圖書館等機構組成。 智慧館學術機構 機構創立 它是哈里發馬蒙(813∼833在位)為組織領導全國的翻譯運動及學術研究活動,在哈里發曼蘇爾和哈倫·拉希德時期所設的宮廷翻譯研究機構...
經字畫經字畫
簡介 中國穆斯林用阿拉伯文書寫伊斯蘭教經典中警句、格言的一種書法藝術形式。 阿文書法紮根在回族人民的生活中,特別是那些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更是備受信仰的伊斯蘭教的民族的推崇,同時,它也是伊斯蘭文化的標誌之一 發展 它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後阿拉伯書法在穆斯林生活中的具體運用和發展。元至正九年(1349),吳鑑撰《重...
庫法體庫法體
簡介 庫法體(al—Khatt al-Kufi) 阿拉伯文書法體之一。屬古老的一種書法體。 詳情 伊斯蘭教以前,庫法體早已在阿拉伯半島流行。當時,該半島北部及豪拉山周圍的人使用希拉體和安巴爾體,此即庫法體的前身。伊斯蘭教初期,庫法體備受推崇,很快傳遍各地,遂正式以伊拉克歷史文化名城庫法而命名。廣泛用於書寫《古蘭...
no image波斯體
阿拉伯文書法體之一。 15世紀形成於波斯(今伊朗)的阿拉伯書法體,故名。發明者為15世紀波斯著名阿拉伯文書法家米爾·阿里·大不里士(約1360∼1420),並使該體成為波斯歷代相傳的一種新書體。 16世紀起,該體先後傳到土耳其、阿富汗、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等地,影響廣泛。波斯體來源於納斯赫體,後集“納斯赫”與“...
吊罐吊罐
相傳吊罐是盛唐時期由波斯商人傳入我國的,是回族傳統的沐浴設施,主要是供回民洗大淨用的。一般回民家裡除了必備湯瓶外,家家戶戶都懸掛一個“吊罐”,且大多數都是在門背後或牆角或房頂上打著一個長釘子,釘子上繫著一個鐵鉤,在鐵鉤上掛著“吊罐”。 吊罐有瓷的,鋁的,鐵的,塑料的,個別家裡還有銅的,邊遠山區還有木頭做的吊罐,不管哪...
湯瓶壺湯瓶壺
“回回家里三件寶,湯瓶蓋碗白帽帽。”這是寧夏廣為流傳的回族諺語。湯瓶原為熬茶、熬湯之用,後來作為回族沐浴淨身的專門用具,至少也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湯瓶”有很多名稱,古時稱唐壺、唐瓶壺,又稱湯壺、湯瓶壺、君遲、洗壺等。湯瓶除了作大、小淨外,一般家庭都用它來洗浴淨身,老人們說這樣洗清潔衛生、文明健康。 簡介 介...
no image贊珠
贊珠(Subhah,Masbahah,Misbahah) 穆斯林讚主贊聖時用以計數的珠串。阿拉伯語“蘇卜哈”、“邁斯拜哈”、“米斯拜哈”的意譯。中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區的穆斯林稱讚珠為“泰斯比哈”(Tasbih)。伊拉克又稱珊瑚做的讚珠為“尤斯尼”(Yusni)。蘇菲派在讚主贊聖、念“迪克爾”和為“吾裡”祈禱...
伊斯蘭歷伊斯蘭歷
伊斯蘭教的曆法,又稱希吉來歷(الهجريHajra),在我國也叫回回曆或回曆,通常用A. H. (拉丁文Anno Hegirae的縮寫)表示。是陰曆的一種。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在中國也被廣泛使用,主要在新疆、甘肅、寧夏、青海以及全國穆斯林集聚的地方。 使用方法 伊斯蘭教歷以月亮圓缺一周為一月,歷時29日12小時4...
伊斯倆目伊斯倆目
滿拉是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經堂學校學生的稱謂。舊譯“滿喇”、“曼拉”。一說係阿拉伯語“毛拉”的變化,一說為突厥語“蒙拉”的轉音,原意均為“伊斯蘭學者”,在中國專意為“求學的人”,專指清真寺經堂學校的學生。 “滿拉”稱謂,主要流行於陝、甘、寧、青等省區,其它地區則稱“海裡凡”,係阿拉伯語“哈里發”(意為代理人、繼承者)的轉...
滿拉滿拉
爾林:即知識,伊斯蘭詞彙,是阿拉伯語“知識”詞語的音譯。世上的各種書、各種文字、一切知識,都是值得學習的“爾林”[1]。 另有一個詞彙,阿林,意為“學者”。...
no image爾林
哈拉目(Haram) 伊斯蘭教法術語。阿拉伯語音譯,意為“安拉禁止的”。根據《古蘭經》、“聖訓”等經典明文禁止的行為,如吃豬肉、飲酒、賭博、姦淫等。穆斯林犯此大罪,要受到現世或“後世”的懲罰。...
no image哈拉目
Halal,中文譯為“清真”,即符合穆斯林生活習慣和需求的食品、藥品、化妝品以及食品、藥品、化妝品添加劑。 概念 Halal,本意是“合法的”,中文譯為“清真”,即符合穆斯林生活習慣和需求的食品、藥品、化妝品以及食品、藥品、化妝品添加劑。總的來說,除《古蘭經》中禁止的或有可靠而明確的聖訓禁止的事物,其它的事物都是允...
清真認證清真認證
...

合計 28 詞彙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