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陽文 詞語信息
注音
YANGWEN
法語名稱
en relief
釋義
表面凸起的文字或者圖案。採用模印、刀刻、筆堆等方法,出現高出器物平面文字圖案等。
效果
文字凸起為陽文,凹陷為陰文。
詞語定義
當一個地球儀放在燈光下時,我們會看見其朝向燈光的左、上側是亮光,背向燈光的右、下側是暗光,這就是陽文的概... |
 | 審閱 基本內容
【詞目】審閱
【拼音】shěn yuè
【英文】peruse
【解釋】審查閱讀;指對某一文章進行仔細的瀏覽並進行批改。
【例句】1.總理審閱制訂的方案。 2.經理審閱各部門送來的報告。
【基本解釋】[peruse] 審查閱讀審閱制訂的方案審查閱讀。
【詳細解釋】魯迅《書信集·致增田涉》:“收到你... |
 | 校對符號 校對符號
校對符號是用來標明版面上某種錯誤的記號,是編輯、設計、揀字、排版、改版、查紅樣、校對人員的共同語言。排版過程中的錯誤是多種多樣的,有時是有缺漏需要補入,多餘需要刪去,字體字號上有錯誤需要改正;有時是文字有前後顛倒或有側轉、倒放需要搬正等等。根據不同情況,規定了不同的校對符號。配樣工和改樣工,一看到某種符號時... |
 | 中國古典文學 中文名:中國古典文學
表現形式:詩歌、散文、小說、詞、賦、曲
代表作品:《詩經》《離騷》《論語》
代表作家:屈原,李白,蘇軾,馬致遠,孔子
影響:養育古典文學,豐富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古典文學廣義的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國文學,包括作家、作品、文學事件,文體起源與發展歷程,文學運動、流派,文學理論,作家作品的考... |
 | 中國語言文學 概述
中國語言文學,顧名思義,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個大的專業。是中國大學史上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出現於19世紀末。 20世紀80年代以後,漢語言文學專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師範類大學出於培養中學語文教學師資的目的,一般都開設了本專業;綜合類大學中文系或文學院也普遍設有這一專業;即使是專業性較強的學校,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也... |
 | 毛筆 毛筆(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漢族,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勤勞智慧的漢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幾千年來,它為創造漢族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促進漢民族與世界各族的文化交... |
 | 評選 詞目:評選
拼音:píng xuǎn
基本解釋
[Choose through public appraisal] 評比並推選
評選先進工作者
詳細解釋
品評篩選。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餘數年來,欲裒集四唐詩,購全集,類逸事,集眾評,列人與年為次第,每集細加評選,廣蒐遺失,成一代大觀。” 章炳... |
|
 | 套印 詞語釋義
讀音
詞目:套印
拼音:tào yìn
基本解釋
1、[chromatograph edition] 用套色木版分次印刷書籍圖畫的方法2、套印(印模)。按正常比例製作的專門用於印製文件的印章。 3、一種印刷書籍圖畫的方法,在同一版面上用顏色不同的版分次印刷。
詳細解釋
1. &... |
 | 套印本 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分版印刷的圖書。常見的有朱墨二色套印本,被稱為朱墨本。此外,還有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套印本。明代發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術,稱為餖版和拱花,這種印刷方法,常用於版畫。
版本類型。用幾種顏色刷印的書本。中國傳統的套印技術發展分為兩個階段。初期階段是一版分色套印,有實物可證者,此法起於元代。至元... |
 | 文言 文言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加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省略。古代書寫工具笨拙,書寫十分費勁,下筆省略,注重簡潔,是必然的。另一種是美化。書面語要求寫得整齊和優美。文言除少數通俗文章外,一般只能看得懂,讀出來是聽不懂的。
基本信息
文言文
“文言”是與“白話”相對... |
 | 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 |
 | 書寫體 是在能夠快速書寫的民間手書體的基礎上裝飾加工而成的,也是斜體進一步發展的結果。與其它字體相比,它能夠較多地顯露設計者的特殊風格和工具性能(鋼筆、毛筆、油畫筆和炭筆等)。它的特徵是有著傾斜的角度和表現出運動的姿態。是一種活潑自由.號召力很強的廣告字體。
現代漢字的書寫體主要有以下幾種:楷書、行書、草書、藝術體。... |
 | 校勘 校勘:顧名思義,校對勘正。對書本,報刊,文集等等的修正所必經的一些程序。
詞語解釋
詞目:校勘
讀音:jiàokān
釋義:用同一部書的不同版本和有關資料加以比較,考訂文字的異同,目的在於確定原文的真相。
另為宋代校訂宮中藏書的官名。
基本解釋
校勘 jiàokān
[collation] 蒐集某書... |
 | 詩集 【詞目】詩集
【讀音】shī jí
【釋義】將一個人或多個人的詩編輯整理而成的書。
【出處】唐·杜甫《遣興》詩之三:“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
【示例】明董其昌《袁伯應詩集序》:“客歲重九,余既為袁公伯應(袁可立子)制儀小引,以專門名家相勗矣。”清·鄧顯鶴《<船山遺書目錄> ;序》:... |
 | 儒家經書 注音:rú jiā jīng shū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經典著作
示例:我最喜歡研究儒家經書。
解釋:中國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我國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最初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和周禮、儀禮、禮記“三禮”,宋代為十三經,即詩、書、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
 | 摹本 基本信息
【詞語】:摹本
【注音】:mó běn
【釋義】:1.按原本臨摹或翻刻的書畫等。 2.古代一種提花織物的名稱。徐珂《清稗類鈔·物品類》:“摹本絲織物也,一稱花累,俗稱花緞。”
詳細釋義
基本解釋
[copy;facsimile;transcription] 臨摹真本;複製品;臨摹或翻刻的書畫本
... |
 | 毛邊本 “毛邊本”,是一種出版物版本,一般指裝訂成冊的書籍或雜誌不加裁切,使得書邊不齊,毛茸茸的,洋溢著別樣獨特的自然樸素之美,非常別緻。有的“毛邊本”是讓讀者在買回去閱讀時自己動手裁切開來的,這讓讀者對於“毛邊本”更有一種親切感。魯迅是毛邊本的早期愛好者和提倡者之一。
20世紀30年代,毛邊本這種裝幀形式的書籍和雜誌曾經是... |
 | 版權頁 版權頁一般安排在正扉頁的反面,或者正文後面的空白頁反面。文字處於版權頁下方和書口方面為多。版權文字書名字體略大,其余文字分類排列,有的設計並運用線條分欄和裝飾用.起著美化畫面的作用。圖書版權頁,是一種行業習慣稱呼,是指圖書中載有版權說明內容的書頁。在國家標準中,它實際上是圖書書名頁中的主書名頁背面。
概況
內容
... |
 | 評傳 評傳
詞目:評傳
拼音:píng zhuàn
解釋
[critical biography] 帶有評論的傳記。
帶有評論的傳記。
魯迅《熱風·隨感錄五十九》:“若再留心看看別國的國民性格,國民文學,再翻一本文人的評傳,便更能明白別國著作裡寫出的性情,作者的思想,幾乎全不是中國所有。” 朱東潤《論傳記文學》:... |
 | 訓詁學 訓詁學是中國傳統研究古書中詞義的學科,是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的一個分支。訓詁學在譯解古代詞義的同時,也分析古代書籍中的語法、修辭現象。從語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獻,幫助人們閱讀古典文獻。訓詁學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訓詁學包括音韻學和文字學,狹義的訓詁學只是小學中與音韻、文字相對的學科。也有人將訓詁學分為新舊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