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合計 270 詞彙 上一頁 9 下一頁 選擇頁數

no image耿橘
耿橘 (生卒年不詳 )。字藍陽,一字朱橋,又字庭懷。獻縣(今屬河北)人,萬曆二十九年辛丑張以誠榜進士。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任常熟知縣。講求農田水利, 主張"高區濬河,低區築岸".治水成績卓著。曾先後疏浚橫浦、橫瀝河、李墓塘、鹽鐵塘、福山塘、奚浦、三丈浦等。對縣內地勢高低,宜蓄...
真我真我
拼音 zhēn wǒ 真我 釋義 佛教語。涅槃四德之一。亦稱“大我”,與“妄我”相對,謂出離生死煩惱的自在之我。 佛學常見詞彙 【真我】 真正的我。凡夫執著五蘊假合之身為我,其實那是妄我,要像佛那樣具有八大自在之我,才是真我。 相關文獻 《俱舍論·破執我品》:“故佛說正法,如牝虎銜子,執真我為有,則為見...
no image夏廷美
人物履歷 夏廷美  1963年生,湖北恩施人,土家族,中共黨員,高中文化。 人物生平 湖北省恩施市白果鄉見天村村主任,湖北省恩施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4∼1991年回家務農,1992-1993年任見天壩村民兵連長,1994年至今任見天村民委員會主任。他政治思想素質高...
倭仁倭仁
倭仁(1804-1871) 晚清大臣。烏齊格里氏,字艮峰。蒙古正紅旗人。道光九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中允、侍講、侍讀、庶子、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同治帝之師。任副都統、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政治態度保守頑固,為同治年間頑固派首領。同治六年(1867年),反對同文​​館內增設天文算學館,反對選用科甲官員入館學習天文...
倪士毅倪士毅
歷史人物 [元](約公元一三三o年前後在世)字仲宏,歙縣(一作休寧)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文宗至順初前後在世。嘗學於陳櫟。隱居祁門山,潛心講學。學者稱道川先生。士毅著有作義要訣一卷,為論經義作法之書,又有重訂四書輯釋二十卷,(均《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南宋史專家 (1919- ),字號弘遠,浙江樂清人。 191...
no image殷元福
殷元福(1662-1726),字夢五,清代河南省衛輝府新鄉縣於店村(今新鄉市新鄉縣郎公廟鎮北於店村)人。著名清朝教育家。 因其父夜夢見神賜五福兒,取字“夢五”。他是康熙年間新鄉縣三絕(暢“字”、郭“畫”、殷“文章”)之一,人稱“殷才子”、“殷聖人”。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進士,官至翰林,先後在廣西柳城、融縣...
高崇高崇
龍煤控股集團董事長 高崇,男,漢族,1959年7月生,遼寧瀋陽人。 198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7月參加工作。鞍山鋼鐵學院鋼鐵冶金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現任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龍煤股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1976——1979年,龍江縣濟泌河鄉...
no image高愈
清史記載 高愈,字紫超,無錫人,明高攀龍之兄孫也。十歲,讀攀龍遺書,即有向學之志。既壯,補諸生。日誦遺經及先儒語錄,謹言行,嚴取捨之辨,不尚議論。嘗曰:“士求自立,須自不忘溝壑始。”事親孝,居喪,不飲酒食肉,不內寢。晚年窮困,餟粥七日矣,方挈其子登城眺望,充然樂也。儀封張伯行巡撫江蘇,延愈主東林書院講會,愈以疾辭。平...
閬風集閬風集
《閬風集》·十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舒岳祥撰。岳祥字舜侯,寧海人,寶祐四年進士,官奉化尉,終承直郎,宋亡不仕,教授鄉里以終。 《兩浙名賢錄》載所著有《史述》、《漢砭》、《補史》、《家錄》、《蓀墅稿》、《避地稿》、《篆畦稿》、《蝶軒稿》、《梧竹里稿》、《三史纂言》、《談藂》、《藂續》、《藂殘》、《藂傳》、《藂肄》...
no image涑水學派
簡介 涑水學派是北宋司馬光所創立的學派。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因稱其所創學派為“涑水學派”。司馬光自幼陪穎好學,七歲有如成人,聽人講授《左氏春秋》,十分喜愛,回家後即為家人講述,主要思想皆能領會。其後,刻苦鑽研儒家經典,儒家思想在頭腦中紮下了深根。仁宗寶元元年(103...
浙東學派浙東學派
盛極一時的清代浙東學派的學術重地--白雲莊浙東學派(或稱浙東學術),中國傳統學術的一個派別,其源起於宋,發達於明清時期。其代表人物多為活動於今浙江一帶及籍貫為浙江的學者。其為“宋學”及明清學術中的顯學之一,對近現代學術和海外學術(尤其是日本和東南亞)影響很大。浙東學派有“廣義浙東學派”(一稱,“浙學”)和“狹義浙東學派...
no image兼濟堂文集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華書局; 第1版(2007年8月1日) 叢書名: 中國歷史文集叢刊 平裝: 624頁 開本: 32開 ISBN: 9787101055436 條形碼: 9787101055436 尺寸: 20.2 x 14 x 2.8 cm 重量: 821 g 內容簡介 本書著者魏裔介(二八二...
no image資治通鑑綱目
《資治通鑑綱目》 《資治通鑑綱目》,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學巨著,其門人趙師淵於樊川書院續編完成,共59卷。內容注重嚴分正閏之際、明辨倫理綱常,並註意褒貶春秋筆法。本書不能算是偉大的歷史著作,因為朱熹不過是修訂了司馬光的正統觀,加入了濃厚的道德信念和解釋,例如:不承認王莽政權,於三國尊蜀為正統。全書以“綱目”為體,綱...
no image讀書分年日程
作者 (元)程瑞禮 撰; 姜漢椿 校注。 作品簡介 元代程端禮的《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是宋代朱熹“朱子讀書法”的衍生物,使之形成條理清晰的規章和程式,對後世的讀書風氣影響較大。這個《日程》的編撰和應用,皆與程氏在江東書院的講學相關。它又衍化為白鹿洞書院的教條,尤其受到清代書院的重視,當作課程表來利用。對於...
鐞
理(lǐ),物質本身的紋路、層次,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也有“事物的規律,是非得失的標準”等含義。古語中“行理”為外交官名,行理常出國外,在旅行中辦公,故名。 《左傳昭公十三年》中:“行理之命,無月不至。”即這個意思。故而“理”“李”​​是同音通​​用。 基本解釋 基本信息 理 部首筆劃 部首:王 部外筆劃:...
no image理學
理學: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理學:現代教育分支學科,...
no image理學類編
〖理學類編〗八卷,明張九韶輯。 主要是宋代理學家關於天地、鬼神、人物、性命的言論彙編。輯者張九韶字美和,後以字行,《明史·宋訥傳》附載九韶傳,即稱張美和。江西清江人。元末累舉不仕,明洪武三年(1370)被推薦為縣學教渝,遷國子助教,改翰林編修。為當時明儒。此書成於至正二十六年(1366),凡三易其稿。初名《格物編》,...
no image蕭同學派
簡介 蕭同學派是元朝關陝大儒蕭渼、同恕等人創立的學派。代表人物有韓擇、侯均、趙世延等,故又稱“蕭渼諸儒學派”。 蕭渼為奉元咸寧(今陝西西安)人,性耿介,例為府史,與上不合,退至南山讀書三十年,於儒學、天文、歷數,靡不研究,尤精於程朱理學。學者登門求教者日眾。 同恕亦為奉元人,後趙世延在奉元設置“魯齋書院”,以同恕...
no image黃氏日抄
〖黃氏日抄〗存九十五卷。 宋黃震(1213-1280)撰。震字東發,學者稱“於越先生”,浙江慈溪人,寶□進士,歷吳縣尉、浙東提舉常平主管文字,擢史館校閱、提點刑獄等官,宋亡後不仕,深隱於寶幢山,餓死。 。此書又名《東發日抄》,原為九十七卷,今本第八十一卷、八十九卷已散佚。書中凡讀經者三十卷,讀三傳及孔氏書者各一卷,讀...
no image像數學
像數學xiangshuxue 中國古代把物象符號化數量化,用以推測事物關係與變化的一種學說。是中國易學的一個分支。 簡介 《易經》大體形成於殷周之際,傳說伏羲氏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近取於身,遠取於物,始作八卦;後來周文王又重卦,推演為六十四卦。據考古發現,張家坡卜骨、周原卜甲、四盤磨卜骨,都刻有6個字的符號。考古學...

合計 270 詞彙 上一頁 9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